刘国柱(1912~1985),山东荣成人。1933年春,加入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入盟后,于1934年夏参与领导了反对国民党校长CC分子王培祚的罢课斗争,利用学校放假的机会,在家乡传播抗日救国的思想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并有选择地发展了十几名骨干,组织“穷人会”,开展了抗捐斗争。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刘国柱满怀抗日激情和同事乔生、孙玉德商议,决心发动武装,并发表了荣成六区抗日救国会宣言。10月,日军进攻山东。国民党文登县长仓惶逃跑,人心大乱,刘国柱等三人趁机鼓动学生拉武装。11月下旬,他们组织学生收缴地主豪绅的少量武器,12月,袭击并解决了国民党荣成第二保安大队,经半天战斗,缴获长短枪近百支(后经中间代表调解,将武器发还),随即带领20几名骨干分子参加革命的武装斗争。后经熟人介绍,刘国柱认识了中共胶东特委代表丁光,他们被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游击队,刘国柱任队长。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游击队扩编为第三军第八大队,刘国柱任大队长。部队在战斗中发展很快,不到半年,已达千人。后曾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营长。1938年底,刘国柱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支队第六十一团参谋长。该团挺进鲁中地区,在胶东、津浦、陇海路之间与日、伪、顽军频繁作战,参加了沂蒙山区反“铁壁合围”,成为军区主力部队之一。1939年后任山东纵队第七支队参谋长,1940年9月,刘国柱改任山东纵队第二旅参谋主任。翌年8月,他调任第四旅参谋处长。
1945年8月,日军宣布投降后,刘国柱任鲁中军区泰山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10月,他升任分区司令员。期间,他率部队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战役。1948年8月,部队升为主力,刘国柱改任鲁中南纵队第四十六师师长,率师参加了济南战役。1949年1月,他升任第三野战军三十五军参谋长。同年9月,刘国柱改任鲁中南军区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国柱任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副参谋长。1950年底,任华东军区司令部办公厅副主任。1953年1月,任空军第四军参谋长。1958年7月,于解放军军事学院空军系高级速成班毕业后,调任空军学院战术系主任。1963年8月,他调任空军第三军副军长。1969年3月,升任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78年改任顾问。1981年9月,离职休养。1985年5月17日,病逝于沈阳,终年73岁。
1957年6月,曾荣获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1961年8月,晋升为少将军衔。(资料提供:中共烟台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