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烟台100个历史人物 | 刘元宪

来源:胶东在线  2021-11-29 11:52:28
A+A- |举报纠错

  刘元宪(1908~1968),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带领民兵运用地雷战炸死炸伤大量敌人,被授予“民兵英雄”“爆炸大王”称号。

  1938年2月,日军侵入牟平城。1940年,刘元宪参加村抗日游击小组并任组长,他带领游击小组经常出没于水道周围十几个村落之中,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反特锄奸,团结抗日,抗捐抗税。他们把资敌的粮食劫下来,交给抗日政府,抗日政府根据上交的粮食,颁发缉私奖金,刘元宪就用这笔奖金钱买了两棵“七九”步枪,又凑集了一些土枪,武装了自己。1942年,刘元宪被选为村民兵团长,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3年夏季,刘元宪到区武委会开会,领回两个大地雷。经过几个日夜反复试验,创造了一个新的引爆方法——绊脚雷。用一根既细又有韧性的白线,一端接在地雷上,一端拴于隐蔽处,地雷埋于敌人的必经之路。只要碰上引线,就会爆炸。5月,他们用这两颗地雷炸死“扫荡”的敌人9名,重伤4名。

  敌人遭到惨重打击,连续三次派人到唐家夼送信给刘元宪。要唐家夼派人到据点送财送物包赔损失,赔礼道歉,否则就要大兵压境,把唐家夼化为灰烬。他首先组织群众坚壁清野,并安排民兵掩护群众,转移到南山安全地带。同时派人到区武会汇报,从区武会搬来了大量地雷、手榴弹。然后发动指挥民兵在山坡、路口、街头、巷口、场园、院落,到处埋上地雷,布下了地雷阵。日军尝到了“铁西瓜”的苦头,第二天没敢出动,傍晚派汉奸孙明轩回村探听消息,他偷偷地在民兵干部门上画了暗号,以便暗示鬼子纵火焚毁。民兵们跟踪了他的行动,发现了暗号,随手将暗号擦掉,并将计就计地把暗号画在孙明轩和他的几个为非作歹的亲属的门上,第三天大批日伪军奔向唐家夼。第一批鬼子进村,没踩上地雷,放火烧掉了孙明轩的哥哥孙家海的房子,接着又烧了学校。第二批鬼子刚进村,认为没有什么问题,正准备大肆烧杀抢掠,地雷山崩地裂般地爆炸了。一个敌人当场毙命,两个敌人受了重伤,进犯的日寇如惊弓之鸟,丢盔卸甲落荒而逃。

  1944年1月,胶东军区在栖霞县牙山召开英模大会,授予刘元宪“民兵英雄”光荣称号,并奖给他一支步枪和一套衣服。敌人进犯唐家夼连遭惨败以后,绞尽脑汁图谋报复。3月,汉奸孙明轩指使弟弟和侄儿偷偷把民兵埋好的地雷弦全部剪断。第二天拂晓,汉奸领着日军包围了唐家夼。民兵们仓忙应敌,突围不及,死伤多人。刘元宪接受了这次事件的惨痛教训,决心百倍警惕,反特锄奸誓与日军血战到底。通过几次战斗,民兵的“绊脚雷”方法被敌人识破。鬼子每到一处,首先强迫伪军或者百姓查雷、起雷。为了反起雷,刘元宪和民兵一起,集思广义想出了应变措施,又创造了一种新的爆炸方法,就是“子母雷”。所谓“子母雷”,就是在一个地雷的下面又连上一个地雷,上面的母雷虽然能挖出来,连在下面的子雷立即爆炸。同年初夏,民兵们侦得敌人的动向,在四顶子山上埋上了“子母雷”,并把敌人引到山顶的小路上。20多个鬼子登上了山顶,发现了埋雷地点,10多个敌人围成一圈,让一个有经验的鬼子扒土起雷,子雷爆炸了,6个鬼子被炸死,两个重伤。

  敌人吃了“子母雷”的亏,以后不敢动手挖雷了。以后每次进犯,都派群众拖着竹耙在前面清路。为了对付敌人的竹耙清路,刘元宪又发明了“夹子雷’’,也叫“翻子雷”。引爆装置类似于捕打老鼠的夹子,夹子埋在地下,竹耙在上面拖,无济于事,但只要用脚踩上夹子,夹子的反弹力就会引起地雷爆炸。他们还在安放夹子的地点制造一些假象,如坐上一个“腚窝”,踩上行路的“脚印”,磕上一堆“烟灰”,使敌人产生错觉,认为安全无事,可以通行。他们利用“夹子雷”又在徐家寨东岭上炸死炸伤敌人6名。

  日军拿刘元宪没有办法,到处贴告示,悬偿捉拿刘元宪,谁能捉到刘元宪,赏伪钞4000元。刘元宪不但毫无怯意,“开展地雷战,消灭侵略军”的决心更加坚强了。他带领民兵神出鬼没,插入敌人的心腹地带,把地雷埋在敌人的门口,挂在据点的围墙上,同时开展麻雀战,搅得敌人坐卧不安,提心吊胆。

  1944年8月24日,刘元宪带领民兵配合主力部队,攻克了水道据点。水道解放后,刘元宪被调到牟平城南嵎峡河、永安庄、高格庄、羊角埠、董格庄、阎家庄一带,担任爆炸队长,配合牟平独立营,先后用地雷炸死敌人3名。1945年8月18日,牟平城中的守敌弃城逃窜,八路军进入牟平城。10月,刘元宪正式脱离生产,历任桂山、金山、蛟山等区武装部长。1947年国民党军队进攻胶东时,刘元宪又被调任牟平县爆炸队长,用暗雷炸死国民党军10多人。蒋国民党军撤出牟平城后,他又带领爆炸队活动在孙家滩一带,继续坚持对敌斗争。

  刘元宪长期斗争,积劳成疾。为了照顾他的身体,1948年5月,组织安排他回乡做基层工作。回乡后,曾担任唐家夼乡乡长,从1958年到1964年任唐家夼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十几年如一日,向后代传授革命斗争经验,发扬革命传统,不减当年英雄本色。(资料提供:中共烟台市委党史研究院)

初审:时闻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评论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