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烟台100个历史人物 | 刘坦

来源:胶东在线  2021-11-29 11:52:29
A+A- |举报纠错

  刘坦(1910~1979),原名刘振庆,化名李文隆。山东莱西人。193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中共莱阳中心县委成立。中心县委在莱阳建立了3个区委。其中西北部地区,由刘坦等人组成区委,活动中心在马连庄、军寨一带。在招莱边区党组织发展壮大的大好形势下,为加强边区党的领导,8月,中共招莱边区特别支部成立,刘坦任委员。特支下设莱阳边区委和招远边区委。1934年2月,莱阳边区委书记刘兰芳被捕遇害。已暴露身份的刘坦被迫转移到蓬莱开展工作。6月,胶东特委指示,由刘坦负责招莱特支,恢复整顿边区党组织。刘坦接到指示后,由蓬莱回到招莱边区,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秘密发展新党员,恢复整顿了一部分党组织。11月,团省工委调刘坦到青岛受训。受训后,团省工委决定刘坦负责恢复发展招远边区党组织。刘坦回县后,撤销招莱特支,成立招远特支,并任书记。

  1935年4月,团省工委遭破坏,团省委书记刘宜昭被捕叛变,以省委名义骗刘坦等人去青岛汇报工作。刘坦到青岛便被逮捕,后被判刑五年入狱。抗战全面爆发后,1937年10月,刘坦获释出狱。刘坦出狱后返回莱阳,经过短时间的组织发动工作,成立了中共平(度)招(远)莱(阳)掖(县)边区临时委员会,通过民先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2月,莱阳县委成立了民先县队部驻莱阳城办事处,刘坦任主任。2月至3月,为争取国民党当局共同抗日,并拨发枪支武装民先,刘坦等多次与国民党莱阳当局进行谈判。

  1938年4月,刘坦任中共莱阳县委书记。抗战以来,中共莱阳县委对人民进行了广泛宣传发动和组织,人民抗战运动如火如荼。可是,这一切却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恐慌,他们采取“限共”“反共”的反动政策,处心积虑地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8年6月,他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岚事件”。6月24日,国民党南岚乡校将共产党接管的马连庄小学查封,并逮捕了校长田绰永等人。刘坦立即发动师生和群众1000余人,于26日到南岚请愿,要求放人。当请愿群众到达南岚村北岭时,50多名乡校士兵和学员荷枪实弹,拦住去路。教官郭瑞八殴打请愿群众,激起公愤,请愿群众涌向士兵,士兵向空中鸣枪。刘坦看气氛紧张,向士兵高喊:“老乡们,不要开枪,我们都是乡邻……”话未说完,郭瑞八开枪把他打倒,刘坦左腿被打断。士兵们随即向群众开枪。2人被打死,另有4人重伤,6人轻伤。

  南岚乡校枪杀请愿群众事件发生后,刘坦等20多人被捕。莱阳县委在揭露国民党莱阳县政府枪杀请愿民众,破坏国共合作,无理捕人罪行的同时,积极营救被捕同志。经过斗争,刘坦得以保外就医,后借机返回。此后,刘坦离开莱阳,到胶东区党委工作。历任胶东区党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代理组织部长兼牙前县委书记,胶东行署工商局监委书记,南海地委副书记,北海地委书记兼北海军分区政委,胶东区党委常委、胶东行政公署主任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刘坦历任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上海市人委监委副主任,华东工业部副部长,国家一机部党组成员、基建司司长、电器局局长等职。“文革”中,刘坦遭到迫害。粉碎“四人帮”后,恢复工作。1979年3月,刘坦因病逝世。(资料提供:中共烟台市委党史研究院)

初审:时闻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评论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