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烟台100个历史人物 | 王彩春

来源:胶东在线  2021-11-29 11:52:31
A+A- |举报纠错

  王彩春(1922~1945),山东海阳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941年春,王彩春参加了农救会,散发传单,张贴标语,送信件,掐敌人电话线。1942年,王彩春参加了八路军。在练兵比武中,王彩春一气连刺1300枪,射击比赛,他连中十红,得到胶东军区参谋长贾若瑜的表扬。

  1943年春,王彩春所在部队进驻海阳榆山附近村庄,开展大生产运动,开荒种田。王彩春在开荒中争先恐后,不怕吃苦,每次出工经过三华里的崎岖山路,他总是上山一担粪,回来一担草。开荒时,他光着膀子,赤着脚,挥动着七斤重的大镢头,默默无闻,苦干在前。他还提出“深刨、细作、增加产量”的建议,得到首长和战士们的赞成。王彩春以“深、细、快”受到上级表扬,一个“向王彩春学习”的活动在全团开展。

  王彩春还带病坚持工作。有一次,王彩春患重感冒,发高烧,仍坚持劳动。连长赵毅让他休息,他说:“连长,叫我干吧,闲着难受,出出汗就好了。”连长很受感动,但为了战士的健康,他却严肃地说:“我命令你休息三天!”王彩春只好遵命。但在病假中,他还是偷偷在偏僻的山角开了八分荒地,整平四分熟地,种上了蔬菜,供战友们享用。

  王彩春样样重活抢着干,而且不知疲倦。休息时间,他不是帮炊事员挑水劈柴,就是编筐编篓,供各班战士用。不久,他被评为营里的劳动模范,担任了班长。在他的带动影响下。全排涌现出三个劳动模范。

  当了班长后,王彩春带领全班战士,一有工夫就帮助群众干活,挑水、扫地、积粪、刨地样样干,被群众誉为“爱民模范”。

  王彩春对战士关怀备至。战友的衣服、鞋子破了,他帮助缝补;战友病了,他热情地端水送饭;行军住宿,他烧水给战友洗脚;冬天寒冷的夜晚,他半夜起身劈柴生火,让战士们温暖入睡。他因此而荣获“爱兵模范”称号。

  王彩春每次战斗都冲锋在前,英勇杀敌,多次立功。1944年,羊郡战斗,王彩春班担任架桥任务。敌人据点外壕沟深丈余,宽两丈,沟内水深齐腰,水底有梅花桩、铁蒺藜、玻璃剑等障碍物,徒步渡壕困难很大。战斗打响后,因敌人密集的火力封锁,几次架桥均未成功,八路军伤亡较重。突击队伏在壕沟外,急等待命。王彩春挺身而出,毅然跳人水中,像一座铁墩,肩扛桥板,让突击队渡过桥去,冲入敌阵,全歼守敌。祁格庄战斗中,王彩春带领全班战士冒着猛烈的炮火,跳下壕沟,托起桥架,铺上桥板,部队顺利地渡过了护城壕。

  在史家疃战斗中,王彩春和全班战士被包围在一个高地上。他临危不惧,沉着应战,弹无虚发,毙敌6名,又趁敌人不备,一枪将敌营长打死,敌人恼羞成怒,疯狂咆哮,从四面扑来。在这场短兵相接的白刃格斗中,他虽身已中弹,血透戎装,但锐气不减,拼命喊杀,冲出包围圈。王彩春班获“先锋班”光荣称号。

  小院战斗中,王彩春班担负第一梯队,任务是破除敌人据点外围障碍。在八路军冲锋前的关键时刻,他挥刀砍断铁丝网,扫清了障碍,然后加入了突击队,同大家一起杀进据点,消灭了敌人。

  在前后16次战斗中,王彩春出色地完成了13次架桥任务,荣膺全营“架桥模范”“战斗模范”称号。

  为了扩大1944年秋季攻势和冬季反“扫荡”的战果,解放被赵保原部长期统治的莱阳、海阳一带的人民,八路军胶东军区发起了讨伐伪军赵保原的战役。1945年2月,胶东军区集中5个团、4个营和1个炮兵营的兵力,对赵保原部发起大规模攻坚作战。22日早,赵部在轻重火力配合下,向八路军发起冲锋,妄图夺取被称之为“万第南大门”的万第西南高地,控制万第据点。王彩春所在连奉命黎明前进入阵地,阻击敌人。他带领全班战士坚守在主阵地上。准备迎头痛击敌人。早晨7时,敌人开始冲锋,炮火猛烈。王彩春沉着迎战,4枪打死3个敌人。连续打退敌人两次反扑后,战场上异常平静。王彩春带领战士一面抢修掩体,一面将拉出半截弦的手榴弹成束地摆在阵地前沿,并与战友们发誓:“人在阵地在。”上午10时,敌兵在敌军官的督战下开始冲锋,来势很猛。等敌人一步步接近,八路军一排排手榴弹投向敌群,接着跃出掩体,冲向敌人,就在这时,冲锋在前的王彩春中弹牺牲,是年23岁。

  王彩春牺牲后,胶东军区、海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他的故乡召开了追悼大会,追认王彩春烈士为“特等劳动模范”并将他的故乡改名为彩春泊。(资料提供:中共烟台市委党史研究院)

初审:时闻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评论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