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烟台100个历史人物 | 宋海艇

来源:胶东在线  2021-11-29 11:47:51
A+A- |举报纠错

  宋海艇(1892~1984),名涛,字海艇,山东莱阳人。1922年夏,宋海艇考入济南山东农业专科学校。在学校,他除刻苦攻读专业知识外,还积极学习时事政治,研究三民主义并经常与忧国忧民者交往。1924年,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期间,由同学介绍加入了国民党。从此,他积极参加该校进步团体组织的社会科学研究社,学习社会科学知识。期间,受同学吴晓初启发,宋海艇开始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刊物。1925年春节,宋海艇利用回乡探亲的时机,对故乡的小学教员、贫苦农民积极宣传救国救民的革命道理,并在莱阳城城隍庙会上,向群众和绅士们进行演讲。这些活动对于唤起当地民众起来反帝反封建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这一事件,标志着宋海艇由于不断受到马列主义影响,毅然抛弃了三民主义,信仰共产主义。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宋海艇在济南各群众团体召开追悼孙中山的大会上,挺身而出,向群众广泛散发宣传材料,积极组织为青岛罢工工人募捐。在这次活动中,由于他表现勇敢坚定,会后,便由吴晓初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宋海艇是胶东农村的第一个共产党员,是中国共产党在胶东农村播下的第一颗革命火种。这年暑假,宋海艇接受了党组织交给他筹建济南面粉厂总工会的任务,党的信任和重托,给予他极大的鼓舞和力量。一个多月的时间,他跑遍了济南十多个面粉厂,利用自己编写的宣传提纲,边宣传,边落实了工人代表。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后,军阀张宗昌在济南大肆捕杀共产党人。11月,中共山东地委机关遭破坏。党组织指示宋海艇,以国民党左派的身份回原籍开展农民运动,秘密发展共产党员。于是,他回到家乡莱阳县万第镇水口村。

  宋海艇回乡后,在万第小学以教学为掩护,积极开展党的工作。他以五卅惨案中,日本资本家枪杀上海日商纱厂工人顾正红的罪恶事实,向民众宣传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革命道理,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这期间,他一面宣传,一面物色发展党员对象,经常组织宋海秋、宋云程等进步教员学习《共产党宣言》《京汉铁路工人流血记》《向导》等革命文章和刊物。使他们很快提高了思想觉悟,并成为莱阳初期党组织的骨干力量。

  不久,宋海艇又经宫俊亭介绍到万第镇后瓦马村小学,继续以教师的身份,秘密开展党的工作。同年冬至翌年春,以“信仰共产主义”为条件,先后发展了万第村小学教员宋海秋、宋云程、梁逵卿;水口村小学教员宋续唐);石龙沟村小学教员孙亭午;南石础村小学教员于冠三;小院村小学教员赵百原;陡山村小学教员官寅卿等8人为共产党员。这是他在胶东农村播下的第一批革命火种。

  随后,宋海艇以这些党员为骨干,在水口、石龙沟、护驾崖、鲍村、南石础、小院、陡山等村办起了农民夜校,组织贫苦青年识字学文化,传播共产主义思想,揭露张宗昌横征暴敛和地主残酷剥削农民的罪恶事实,号召穷苦人民团结起来同他们做坚决斗争。他和党员骨干一起,先后在万第周围三十余个村庄发展农民协会会员二百余人,发展党员二十余名。自此,莱阳的革命火种已蔓延出燎原的趋势。

  宋海艇不失时机,以万第镇为中心,继续风餐露宿,四处奔波,积极开展农民运动和扩大党员队伍。到1927年春季,党的活动扩展到海阳的夏泽、黄崖底、桑梓口等村。夏季,凡是有共产党员的村都建立了农民夜校和农民协会组织。这些村的农民协会会员通过上夜校,学政治、学文化,很快提高了思想觉悟,逐步认识到共产党是穷人的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积极要求加入共产党;大部分青年积极参加夜校学习;广大贫苦农民都十分渴望新政权的诞生。这为后来的中共莱阳第一届县委的建立及“胶东抗粮军”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正值莱阳党的活动顺利开展的时候,反动势力进行了猖狂的反扑。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全国普遍实行了清党反共政策。夏季,莱阳籍的北大学生葛锦堂(又名葛覃)带着清党任务从北京回到水口村,他首先大肆美化国民党,贬低共产党,并扬言要成立国民党莱阳县党部。宋海艇为了与葛锦堂针锋相对,决定到义谭店小学联系以前的老同学赵国栋抢先成立由共产党左右的国民党县党部。然而,由于赵国栋胆小怕事不敢露面,加上候选人未得到多数人通过,结果没达到预期目的。这年秋季,正当宋海艇准备继续扩大党的队伍,健全党的组织之时,莱阳地区党的活动引起反动派的警觉,张宗昌下令通缉宋海艇。他被迫将党的工作暂交给宋海秋负责,只身离开莱阳去外地躲避风险。

  1927年秋至1938年春,宋海艇离开故乡十余载,先后在栖霞、烟台、长岛、威海、肥城、泰安等地,做过教员、记账员、宣传员和经营过果树苗圃以及当过林业工人。这期间,一直没有与党组织接上关系。

  为了继续投身革命事业,1938年3月,他年近半百,毅然参加了长清大丰山游击队。在部队他先后担任过战士、特派员、锄奸股长等职。八年戎马生涯,他作战勇敢,不怕牺牲。1939年1月在茌平杨庄战斗中他英勇杀敌,身负重伤,被评为“贰等乙级”残废。1945年2月,出席了冀鲁豫边区行署群英大会,荣获“二等工作模范”光荣称号。1946年春由部队转到地方做农林工作。1956年6月退休(后改为离休)。

  1981年11月,经山东省委审定批准,恢复了宋海艇1927年秋至1938年7月中断之党龄,实现了他晚年最大的夙愿。1984年10月19日,宋海艇在泰安病逝,终年94岁。(资料提供:中共烟台市委党史研究院)

初审:时闻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评论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