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1月17日讯( 通讯员 董矜洁 )近年来,芝罘区档案馆紧密结合档案部门职能,本着“方便群众、服务社会”的宗旨,充分发挥窗口作用,主动作为,做好服务,为积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全区档案事业发展助力。
开展“秒查”“通办”,让群众查档“零等待”。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在窗口接待工作中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多种形式,尽可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创新服务方式,为群众解决问题“零距离”。在传统查档方式的基础上,开展预约查档、函电代查等渠道。在解决了群众舟车劳顿之苦的同时,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地域查档者的需求。在群众查档过程中,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巧办和好事快办,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困难和问题。疫情期间,先后 开展“零接触”预约业务办理,节约了社会运行成本,得到利用者的一致好评。
注重服务细节,让群众办事“零障碍”。建立了涵盖全部馆藏的目录数据总库,馆藏档案中涉及婚姻、就业、知青、调动等民生档案的数字化率达到了100%。根据平时工作所掌握的相关线索,梳理了相关热点部门的联系方式,尽可能为社会群众查找档案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追求服务效果,让群众感受服务“零缺位”。多年来,区档案馆为群众提供了婚姻登记、知青下乡、工作调转等各类档案,帮助群众在房产买卖、养老保险、经济纠纷、异地落户等方面解决了困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自开展学党史教育活动以来,区档案馆“小窗口”以日均接待20人次的服务量迎接着不同利用需求的各界群众,而立足群众利益开展的“大服务”则更加体现了档案为民的价值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