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0月28日讯(记者 贾楚航 通讯员 王勇亮)“零下十几摄氏度环境中奋战两个多小时后,凌汛的危险终于暂时解除,可9名突击队员的生命却永远留在了那里……”这是发生在莱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动人一幕,身为“五老”宣讲员的黄正业,以“追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为题,向大家们讲授了“九烈士”的故事与自己的当兵经历,让大家无不动容。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莱山街道依托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3个村新时代实践站为主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创新学习形式、聚焦重点任务,因地制宜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铺筑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冒热气”。
西村 用好新阵地,中心站联动打造学习“矩阵”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党员活动室、图书室等功能室开展“党史微课堂”主题宣讲活动,我永远忘不了入党那一刻的心情……”,近日,在西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党史“微课堂”又开始了。西村党支部委员孙曰玲与村党员干部群众一起,讲党的故事,歌颂先进人物,分享入党经历和感悟。通过实践中心站两级联动,把党的历史、党的故事送到基层村居,让党史学习教育遍地开花。“今年,实践中心的图书室新增了党史学习教材以及红色书籍,我现在一有空就到这里来看书,这极大地丰富了我的退休生活。”老干部支部党员黄正业说。
东沟村 传播好声音,党史宣讲激发奋进“动力”
把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请进各村,深入实践站、田间地头,鼓励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经历,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用“百姓话”讲清“普通话”,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群众工作生活中去,更“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在莱山街道东沟村,“五老”宣讲与“庄户课堂”有机结合,宣讲员们走进村居,站在田间地头,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讲解,打通了基层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宣讲能够激发大家爱党爱国的热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宣讲员成员钟世强说。
东庄村 聚焦办实事,志愿服务推出惠民“实招”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尽显初心,利用“起航之声”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志愿服务”的有效结合。在莱山街道东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们正在对河道沟渠、村内道路、大街小巷、村屯垃圾等进行彻底清扫,通过大家的努力,村居的面貌焕然一新,打造了群众眼中的新视线、新空间。通过扎实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行见效。“党史学习教育引导我们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真正打通了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志愿者刘政军说。
下一步莱山街道将继续把党史学习教育巧妙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利用好系列栏目的宣传作用,让党史学习润心,红色文化颂情,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共同谱写莱山街道的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