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高新区:“真金白银”引人才

来源:胶东在线  2021-10-27 17:15:00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10月27日讯(记者 许加薇)从“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求贤若渴,到三顾茅庐的佳话传说,纵观古今,招贤引才始终是发展绕不开的议题。拼发展就是拼人才。当前,正处于跨越发展关键时期的烟台高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

  “每年拿出真金白银,直接拨付各类人才生活补贴、购房补贴、创业启动资金及创新资助达3000万元。”2021年烟台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嘉年华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对接洽谈会后,烟台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于红绫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烟台高新区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视人才为第一“战略资源”,以吸引和激活人才资源为抓手,坚持高端引领,激励创新创业,全力打响“智汇高新”人才品牌。

  目前,烟台高新区累积引育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32人,连续两年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入选山东省人才工作创新案例。荣誉的背后,离不开一套精准针对各环节人才政策机制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记者了解到,烟台高新区的人才政策体系,贯穿了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服务等各个环节。

  政策先行,让人才创新创业有信心

  2011年,烟台高新区实施出台了“蓝海英才计划”,2018年又对“蓝海英才计划”进行了深化拓展。对高层次创新型、创业型、管理型、技能型人才、海外留学归国创业及优秀青年人才等给予创新创业资助、一次性奖励、生活补贴等支持。对获得省级以上人才工程到区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300万元创新资助,用于项目研发和生活补助;对到区创业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300万元创业资助和200平方米办公用房3年房租补贴;对高层次管理型人才,每年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对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给予最高300万元创业资助;对引进培养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分别最高给予企业6万元/人、个人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符合条件的博士、硕士、学士,给予生活补贴。

  去年以来,烟台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先后两次升级人才政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人才集聚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快吸引集聚青年人才来烟就业创业三年行动方案》两项重要政策文件,并配套制定了16个实施细则,全面构建起“顶尖人才上亿元支持、领军人才上百万资助、青年人才数万元补贴”的人才政策扶持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企事业单位从博士到大专普惠性生活补贴和购房补贴政策全覆盖。

  “可以讲,经过这两次政策升级,现在烟台市的人才政策已经全面优于济南、青岛,构建起了比较完备的人才政策体系。”烟台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闫明东说。

  针对高端人才:对引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重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能力的顶尖人才(团队)项目,加大“一事一议”政策扶持力度,每年全市组织评选5个左右,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或1.5亿元直接股权投资支持。对自主培育或全职引进的省级及以上人才工程项目,经评估认定给予最高600万元综合资助。实施“双百计划”人才工程,对全职创新人才最高给予600万元税后资助,对创业人才最高给予300万元税后资助;单设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项目,最高给予600万元税后资助。

  针对创新人才:对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给予最高50万元的资金扶持;对企业柔性引进的重要科研项目或产业化项目技术负责人,每年可按照在烟实际取得劳动报酬的30%给予专项补贴,累计不超过15万元;对企业、机构平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来烟前为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可为其保留五年事业身份,畅通去留渠道。

  针对创业人才:对中国·烟台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评选落地的人才创业项目,给予5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并可享受100—200平方米办公用房和200—1000平方米生产厂房,房租“三年免两年减半”的优惠。每年在全市范围内评选不超过100个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按实际投入额的30%,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择优资助。对获得国家和省项目资助的留学人员创办企业,符合我市主导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给予1:1资金配套支持。

  针对青年人才:对首次新引进到我市企事业工作且缴纳社保一年以上的,博士研究生(事业单位限定45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事业单位限定40周岁以下),“双一流”高校和全球前200名高校学士本科生(事业单位限定35周岁以下),35周岁以下其他普通高校学士本科生、专科生,分别给予每人每年3.6万元、2.4万元、1.2万元、6000元、3600元生活补贴,连补3年;在烟新购商品住房的,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2万元、1万元购房补贴。博士研究生进入我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进行研究的,在站(基地)期间每年提供不低于10万元生活补贴,出站留烟工作且缴纳社保一年以上的,再给予15万元生活补贴。博士综合补贴最高可达65.8万元,为全省最高标准。同时为鼓励企业、高校引才留才的积极性,对企业与驻烟高校(含技师学院)定制化培养引进青年人才的,给予最高50万元专项奖励,对毕业生留烟率较高的驻烟高校(含技师学院),给予最高100万元留才专项奖励。

  服务保障,让人才引进来留得住

  近年来,烟台高新区立足打造近悦远来的良好生态,实施了一系列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措施,让广大人才真正安心、安身、安业。

  在金融支持方面,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经评估认定可提供最高1000万元“人才贷”。

  在人才落户方面,对全日制普通中专及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实施“先落户后就业”政策,引进人才可直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配偶子女可以随迁,不受住所条件和年限等限制。

  在住房保障方面,市县两级筹集建设5000套人才公寓,统筹安排来烟人才租住和周转使用,全日制大专以上人才即可申请,符合条件的人才可直接“拎包入住”,最大程度满足各类人才的住房需求。

  在配偶安置方面,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配偶,按照对口从优原则,可推荐安排到相应单位工作。

  在子女入(园)学方面,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可突破学籍和户籍限制,优先就近安排。

  在医疗保健方面,在全省率先推出人才个性化医疗保障服务,为人才确定联系医生,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开展免费体检,提供就医“绿色通道”,实行精准医疗保健服务。

  在职称评审方面,引进高层次人才首次参加职称评审时,不受本人任职和年限限制,可按业绩能力直接申报相应职称,其海外工作经历、学术和专业技术贡献可作为参评依据,高层次技能人才可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

  在荣誉激励方面,开展烟台市产业领军人才评选,每人给予50万元一次性资助,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扬。

  烟台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闫明东诚恳地说:“这些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烟台市和高新区对人才的最大尊重和最实诚意。诚挚邀请并热枕期待海内外有识之士更多地了解烟台高新区、关注烟台高新区、走进烟台高新区、扎根烟台高新区,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初审:李里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新闻爆料:QQ群 41885496  热线 8200999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映像胶东更多
视听中心更多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