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8月13日讯(记者 贾楚航 通讯员 谢楠)“欢迎拨打烟台市生态环境有奖举报热线电话,提供生态环境违法问题线索……”近期,烟台市民每人都会收到这样一条公益短信,市民只需按照短信拨打电话,就可随时举报生态环境违法线索,并获得奖励。为强化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烟台市专门设立有奖举报热线,并向社会公布,市民举报最高可获50万元奖励,如此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决心,感染了市民,掀起了全民参与构建环境治理体系的高潮。
群众吹哨 现场报到
集中攻坚解决群众身边问题
“我是牟平区王格庄镇集口山村的,我家旁边有个养羊场,臭味很严重,你们快派人来看看!”自有奖举报电话开通以来,经常会接到各类环境问题反映。烟台市环保攻坚指挥部工作人员刘俊艺告诉记者:“对于群众举报问题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处置流程,从分解、交办,到现场办理,再到回访和核查,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在交办问题4天后,市环保攻坚指挥部收到了相关部门对该问题的办理情况回复,并电话回访了信访群众,信访群众对办理结果表示满意。“针对每一个群众反映的问题,在问题解决后,我们会再一次进行电话回访,直到群众满意。”刘俊艺说。

耳听不放心,眼见才安心。7月8日,记者跟随指挥部现场核查组对该问题的办理情况进行了实地核查,确认问题办理真实有效、整改措施达标。在养殖场附近,记者随机采访了附近居民,居民李英霞大姐告诉记者,“前几天看到政府派人过来检查了,最近这段时间异味小了不少,政府为我们做了件好事呀”!
自今年5月开始,烟台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6356”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攻坚行动,成立环保攻坚指挥部,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大气、海洋、水、土壤、固废危废等生态环境各领域,集中攻坚、集中发力,以存量问题“清零”、隐患排查“清底”为重点,铁腕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多途径强化以督促改,全方位推进整改落实。
指挥部现场核查组组长、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颖告诉记者:“指挥部成立以来,对上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落实省厅、市委市政府对环保工作部署安排;对下组织各区市参照市级模式成立了16个县级指挥部统一指挥、统筹调度环保工作;对内参照市挂图作战指挥平台建立市生态环境局挂图作战平台,实行“蓝黄红”三色管理,督促问题的整改落实;对外协调发改、住建、公安、城管、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率马以骥 一线督导
齐抓共管推动问题整改
对于群众举报反映的各类问题,指挥部交办落实组进行系统梳理,定期汇总分析,交办落实组发现进入6月汛期后,群众反映“河岸垃圾冲入河道污染河水”的问题开始增多。对此,指挥部将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形成简报,上报给市级有关领导。

6月22日上午,分管生态环境工作的李波副市长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不打招呼,直击现场,对群众举报关心关注的龙口几处河道垃圾冲入河道问题,进行现场督导,并现场提出整改要求。按照要求,龙口市快速开展河道垃圾清理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集中清理,调动机械车辆200余台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对绛水河入黄水河口处、泳汶河中村老桥公路边沟、徐福街道洼西排水渠进行清理疏浚,清理各类垃圾、水藻漂浮物3000多立方,河道面貌焕然一新。
记者了解到,两个月时间内,烟台市所有分包区市的市级领导均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到分包的区市开展一线调研督导,现场查看群众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并帮助研究解决具体事项,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
“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员干部不变的初心和使命。”李波副市长说道。
医生把脉 巡诊问诊
主动介入化解问题隐患
“挥发气体污染空气,周边群众反映强烈”“现场核查时两处封存现场均有人员出入情况,建议加强封存管理”“有的曝气头已经脱落了,应该立即更换”……这是一家企业治污车间中,一批“外来人员”正在“挑刺”的场面。这批“外来人员”正是烟台市创新推出的“环保医生”帮扶团队,正在针对群众举报的环境突出问题开展驻在式环保服务。
烟台成越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超说:“其实我们企业环境相对复杂,对专业的环保知识又掌握不强,运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忽略环保而造成一系列后果,此次环保医生给我们进行了系统的体检,指出了具体问题,并帮助我们更换曝气头,让污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行,改善了水污染的情况;空气污染问题也经过专项整治,排放质量达到环保标准,很感谢这支医生团队,为我们答疑解惑,也让我们企业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有了具体的目标。”
“部分企业的环保问题外在体现的主要是废气、废水、噪声,但企业环保外在问题可能是内部系统化问题的一个表现。”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环保医院“院长”崔国栋表示,此次“环保医生”为企业“把脉问诊”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和尝试,有助于将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力量有机整合起来,既能解决企业存在问题,还能提高全市公众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度,提升全民环保意识,一举多得。

记者从指挥部了解到,烟台市共组织第三方环保机构百余名行业专家下沉到基层和企业开展“把脉问诊”,全面掌握区域以及企业实际状况,全面排查环境问题和风险隐患,针对性提出整改指导意见,提升责任单位的污染治理能力,截至8月初,共发现整改各类问题500余个,对全市《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交办信访件清单》和《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清单》中涉及的1632个问题和信访件,进行了延伸检查问诊,现场走访点位675处,对整改不彻底的67个问题进行了再次交办,目前均已整改完成。
政声人去后 民意闲谈中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
“工厂噪音的问题解决了,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回访我,现在我们都很满意啊”,“旁边的企业污水处理池正常运行了,村里的水变清了,异味也闻不到了,这举报电话真的是没白打”……自举报违法行为奖励政策开始实施以来,市民热线电话数量明显增多,环保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显著提升,群众满意率逐渐提高。截至8月初,共收到市民举报生态环境问题线索1339件,现有1205件已办结,其余问题正在积极整改中。群众纷纷表示,自有奖举报热线开设以来,自己的环保意识更强了,身边人对环保工作更上心了,政府部门对举报问题整改非常关注,效果很好。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烟台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各项工作成效稳中有进,美丽烟台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通过设立有奖举报热线,也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建设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群众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全市共建共治共享的环保大格局正在形成。
在今年6月份的全省空气质量排名中,烟台市在优良天数、PM2.5、臭氧、优良率、重污染天气等指标现状排名、改善率均位于全省第1,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明显成效,“烟台蓝”频繁出现在广大市民和外来游客的朋友圈中,已经成为烟台一张靓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