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5月28日讯(通讯员 于庆金 李耕涵) 5月17日,烟台市牟平区争创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暨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攻坚行动动员会议召开后,度假区强化措施、立即行动,把创城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强化领导,明确任务,强力推进。
健全组织、强化领导。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两委委员为成员的度假区创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度假区创城工作的组织协调;下设纪检组、材料组、现场组和信息组四个工作组,负责各自承担的创城任务;成立了“政务、安全、文明素质、公益宣传、教育、文旅、健康、市容、交通、农村”十大环境提升工程领导小组,明确了各个小组承担的提升工程重点任务和目标,并对应了具体的责任人,十大提升工程小组各自负责全面抓好各自领域提升工程任务。创城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养马岛的实际,制定印发了《度假区创城工作实施方案》和《度假区创城工作指导手册》,并层层部署,层层传导。对党工委委员、管委成员、机关全体干部、各村两委成员进行创城工作详细分工、划分责任区域,将创城工作进行了纵到底、横到边的部署,部署到最基层、部署到每个人,形成全岛上下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创建文明城市责任链条,并实施常态化的环境治理长久机制。
实地摸排,建立台账。抽调8名年轻的机关干部组成环境整治督导检查小分队,分东西两个片区深入景区景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绿化林地等区域进行全方位、拉网式的实地巡回摸排,巡回排查存在的脏、乱、差问题。实地摸排采取一茬接一茬、一茬压一茬、茬茬紧扣的模式,对于摸排的环境问题留取影像资料,制作问题清单与整改台账。采取“问题排查、问题整改、整改反馈、复核销号”的闭环管理工作方式,在度假区创城专班工作群中进行反馈,并限时整改,对整改的情况逐一排查落实、编号入档、销号管理;按照村居范围,包村领导干部和村负责人同时签字认领,根据问题台账整改时间表和整改标准按时整改,坚决完成限期内整改的目标。
全力以赴,集中整治。一是突击攻坚三大难点环境整治。攻坚孙家疃村南海岸区域环境整治。该区域因涉及民生、信访等领域成为遗留问题。前期管委已投资建设了违挡用于划分功能区域,提前引导对海边、滩涂、堤坝和其他区域进行整治。攻坚阶段,用3天时间完成了养殖物资搬迁,破除报废无证船只10余支,废弃板房4处,清理垃圾1000余方,回填风化沙1000余方。攻坚杨家庄区域文化养殖大院环境整治。该大院是文化街道文化里村遗留产物,因产权不清,养殖户复杂,各类垃圾多年积累,已经成为养马岛的一个顽疾。这次攻坚整治,管委统一思想,积极沟通、协调相关人员到场办公,联合公安、城管、安监、渔业等部门联合执法,成功破题,仅3天时间完成了养殖物资规整,清理清运垃圾600余方,回填风化沙800余方。攻坚杨家庄养殖物资集中堆放点的整治。该堆放点时间久远,养殖物资数量巨大,养殖废弃物资及生活垃圾等堆积如山,度假区管委前期已对该区域进行了围挡建设,本次攻坚整治,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完成物资规整,清理清运垃圾2000余方,回填种植土400余方,植树600余棵,对进出港主要道路两侧栽植龙柏、黑松,地面铺设草坪、安装路沿石等。二是摸排自查点位的整治。截至到5月20日,累计排查点位133处,于5月24日已全部完成整改,现场复核达标后实施销号处理。三是上级督办点位的整治。按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区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反馈的环境整治督办问题,安排专人对照问题点位实地查看,划分责任单位,下达问题整改清单,督促各村限期完成整改,及时汇报整改进度,积极配合检查验收。真正做到有部署、有落实、有督察、有整改,确保农村环境整治无死角、无漏洞。截至5月25日,对于反馈的6个问题点位,已整治完成5个,剩余1个因道路破损严重,计划于6月25日前完成整修。
加大投入,长效管理。一是加大人力投入。充实创城工作力量,抽调8名年轻机关干部组成环境卫生督导检查小分队,联合综合执法中队成立度假区督导暗访组,排摸问题、督导整改、检查整改。组织机关全体干部和属地村级干部及部分群众到海水浴场进行梳理式集中清理海滩漂浮物等垃圾,出动人力103人,挖掘机、装载车、自卸车等车辆10台(辆),清运垃圾300余方。二是加大财力投入。管委投资5万元,对每个责任区安装了监控设备,辖区共安装监控设备16台套,通过监控设备适时监督各责任区的卫生状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知整改,实现了各个责任区域的长效管理。投入3万余元,购置垃圾箱55个,对缺位的垃圾箱进行补充。为确保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到位,管委不计代价,截至目前,累计雇佣挖掘机46台,装载车72台,自卸车57台,货车、卡车等其他车辆12台,人力1196人,累计清运垃圾约1.6万余方,雇佣车辆及人员费用约115万多元。投入20余万元,对海天酒店东西周边3000余平方米脏乱差的区域进行了整治,种植向日葵5000余棵,彻底改善了该区域的环境问题。
下步,度假区将进一步加大创城工作力度,确保创城工作顺利推进。
建立生态环境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实行点位长效管理。对各村的卫生责任区实行点位管理,凡有一个点位不达标的,亮出黄牌并处罚款,亮出黄牌还未整治达标的,亮出红牌并处罚款,罚款按黄牌罚款的两倍处罚,年终累计计算,纳入考核,与转移支付挂钩。二是实行上级反馈问题点位的长效管理。凡在上级实地督导和暗访测评等环节中出现问题、纳入全市红牌管理的相关责任村居、单位、企业,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谁担责”的原则据实上报,纳入红牌管理,移交度假区纪工委约谈相关责任人,取消本年度奖项和个人评先树优等资格,并记入干部执行力档案。三是继续实施督查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发挥8名年轻的机关干部组成环境整治督导检查小分队的巡视督查作用,对景区景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绿化林地等区域进行全方位、拉网式的实地巡回摸排,巡回排查存在的脏、乱、差问题。对于摸排的环境问题,以问题清单与整改台账的形式反馈给责任单位予以限期整改。
推进市容环境长效整治。一是加强景区绿化整治。结合养马岛“生态旅游岛”定位,通过拆迁建绿、拆墙透绿、破硬种绿、见缝插绿等方式增加绿化覆盖面,在土地裸露处种植适宜花木,对二环以上各村的土地打造1000亩的花海项目,增强景观效果。二是实施空中网线整治。会同联通等部门,实地排查确定空中杂乱网线情况,并对网线进行标记规整,建立问题台账,对各村的空中联通、移动、广电等网线进行分期分批理顺整治,坚决清除空中“蜘蛛网”。三是实施林地环境专项整治。作为森林覆盖率达到60%的生态旅游岛,丛林密布,组织年轻机关干部两人一组,由防火点入林区,摸排垃圾乱堆乱放点位,拍照留存、统一编号、建档立卡,形成问题清单,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相关部门和村居负责人进行问题整改。对于已完成清理的点位采取“回头看”机制,确保整治效果。对于在林区倾倒垃圾现象,本着“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原则,顶格处罚,确保林区环境整洁。四是实施沿海环境专项整治。严格落实“湾长制”,全面排查清理沿海范围内的生产、生活及漂浮垃圾,并加强源头治理,通过宣传海洋污染的危害,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促进海产品养殖和渔业生产产生的垃圾减量。动员渔民在从事养殖捕捞作业的同时对海上的漂浮垃圾进行清理。按照海区管理原则,组织机关干部会同党员、群众、社会志愿者定期到沿海潮间带捡拾清理漂浮垃圾,防治沿岸生活垃圾、河漂垃圾入海。
建立考核监督整改长效机制。不定期对各部门环境整治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工作难点、弱点、薄弱环节限期整改。建立文明城市创建责任追究和问责制度,把创城工作完成情况记录在干部执行力档案中,与干部的评先树优相结合,坚决杜绝“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同时继续强化问题整改反馈机制,以发现、整改问题为工作切入点,对各类渠道反映的问题和短板高度重视,做到第一时间认领、第一时间整改、限时反馈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