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青年与青春山东”红色历史寻访之旅走进济南(大峰山)党性教育基地

胶东在线济南5月18日讯(记者 邬勇 李刚)“1921年春,王尽美、邓恩铭发起成立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展党的工作。1921年7月,王尽美、邓恩铭参加中共一大,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这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共济南市长清区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魏珺说,“济南红色文化蕴含着创新、坚定的革命精神,并代代相传、生生不息。”5月18日,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青年与青春山东”红色历史寻访之旅走进济南(大峰山)党性教育基地。
巍巍大峰山,铁血铸英魂。“1940年7月,长清县独立营一连在连长孔步健、指导员田化一率领下回黄河东侦察红枪会情况,与敌遭遇后撤至卧牛山上,同千余日伪军及红枪会暴徒血战一天。在弹尽粮绝之际,孔步健率10余名战士跳下山崖。”在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一个个动人的革命故事,一件件富有年代感的历史遗物,一幕幕慷慨悲壮的作战场景,让大家深切感受到革命前辈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在血战卧牛山的战斗中,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前辈不怕困难,勇于战斗的精神,即使弹尽粮绝、摔断枪杆英勇就义也决不投降。”上汽通用东岳基地模具工程师、此次活动10名青年学员之一杨冠宇深有感触的说,“我们在工作中也要攻坚克难,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革命前辈为了信仰,为了党的事业,不惜献出生命,作为后来人,我们怎能不牢记使命,努力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1938年8月7日,日军一部由平阴经长清前往济南,汪毅率大峰山独立营20余名战士,在七区下巴杨家沟伏击日军,打响了开辟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的第一枪,取得了杀伤日军几十人、炸毁汽车两辆的辉煌胜利。“今天参观了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感触很深。”烟台莱阳福琪果蔬有限公司总经理、山东省“乡村好青年”、此次活动10名青年学员之一兰海洋说,“老一辈共产党人‘信仰如山、一心为民、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峰山精神,激励着我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好乡村致富带头人,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战火纷飞大峰山,信仰如山永相传。以大峰山为中心的大峰山抗日根据地,是山东省现保存完好、进行革命历史红色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是当年中共泰西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峰山革命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步发展壮大,在泰西八县中举足轻重,在山东根据地建设史上占有重要一席,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坚强战斗堡垒,是山东联系延安秘密交通线上的重要中转站,是培养党政军干部的红色摇篮,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熔铸了“信仰如山、一心为民、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峰山精神,被誉为“泰西的延安”。
活动现场,中共济南市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李作顺鼓励济南、烟台两地的青年党员要借此机会,深入了解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做好自己的工作。活动中,济南、烟台两地的青年学员们还来到初心广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表明了大家坚守初心、忠诚于党、立足岗位、团结奉献的坚定信念。活动期间,还举行了《烟台党史上的今天》赠书仪式,并瞻仰了革命英雄纪念碑、革命烈士陵园。






“感谢团委为我们青年党员、团员提供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通过与烟台的党员、团员青年交流,现场观摩点教学,学习两地党史,增强党性,提醒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济南长清区孝里街道团工委书记王娟说,“作为青年党员、团员,在各行各业都要像革命前辈学习,发挥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的品质,带头做好各项工作。”
济南(大峰山)党性教育基地规划建设了大峰山革命根据地中心教学点(由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初心广场、革命陵园和中共长清县委旧址、党员政治生活馆五部分组成)和大峰山独立营政治部纪念馆、刘成德事迹展览馆、马套村、西李村等17个现场教学点,全景展示了战争年代、建设时期和新时代长清党政军民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忠诚为民担当,砥砺奋进前行的壮丽画卷。
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青年与青春山东”红色历史寻访之旅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由烟台市委宣传部、烟台市委网信办、烟台市委党史研究院、共青团烟台市委、烟台广播电视台主办,胶东在线网站承办,上汽通用东岳基地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