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3月12日讯(通讯员 李伟)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来临。近日,海阳市场监管局公布2020年我市十大消费投诉热点,提醒市民注意规避消费陷阱。记者了解到,2020年,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投诉服务中心共受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全国12315平台及89000民生服务中心投诉举报3900余起,受理消费者日常咨询服务1600余起,处结率为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
此次公布的十大消费投诉热点涉及日用百货、保健品、家用汽车、预付式消费、网购、价格、农资等领域,具体表现为:1、服装鞋类部分商家重销售轻服务,遇衣服缩水、鞋子开裂等质量问题,不严格履行“三包”服务从而引发纠纷;2、一些商家抓住老年人渴望健康、专业辨别能力差的弱点,通过“名师”讲座、免费体验、赠送礼品等手段,夸大保健品功效,让老年人花大价钱上当受骗;3、有的家用电器维修商故意不如实填写或少写维修记录,以此逃避“经修理两次仍不能正常使用需更换新机”的责任;4、购买家用汽车强制搭售商业保险、加价销售紧俏车辆;5、健身、餐饮、洗车、美容等服务行业预付式消费纠纷频发,以免费体验、高额折扣优惠等为诱饵吸引消费者办理预付卡,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权利,导致退卡难;6、手机出现性能故障等质量问题时,部分经营者“三包”责任履行不到位;7、网购消费纠纷主要集中在商品涉嫌质量问题时,商家拖延或拒绝退款;8、疫情期间部分不法商家趁机哄抬口罩等防疫物资价格,个别经营者售卖“三无”、假冒伪劣口罩,罔顾消费者生命安全;9、物业管理领域乱收费问题突出,有违反相关规定,随意收取装修抵押金、垃圾清运费,随意提高电费、水费和车位管理费的情况;10、部分非法农资经营者采取“游击”形式,在农资销售季节,打着“厂家直销”“惠民折扣”等幌子,通过发放小礼品、吃饭、会销等方式销售劣质肥料,待农民发现问题进行投诉时,这些经营者早已不知所踪。
“今年,我们将充分利用媒体、群众、社会组织等力量加强对市场监管的反馈功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对消费者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加大检查频次,对性质严重、社会影响大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增强市场监管的影响力和震慑力。”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希望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进来,共同维护健康诚信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