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渤海之上,有一条我国海上客运量最大的航线(烟台到大连航线),20年来,烟台市港航公安局乘务警察支队终坚守着碧波大海,时刻守护着这条航线的平安畅通,他们被港航企业称为“黄金水道”的护航者,被旅客群众称为身边的守护神,他们的党建品牌成为这条黄金水道上的靓丽名片。


近年来,面对客运航线增加、警力不足,党员分布点散面广、流动性大、教育管理难的问题,乘警支队党支部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始终秉承“有家、安家、爱家”的“三家”党建工作法,创建打造“流动的堡垒、不变的初心”特色+过硬党支部,建立了“线上线下”工作机制,完善组织、健全制度、提供服务、开展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让党旗在烟连“黄金水道”高高飘扬。
有家--创建“家”的警队文化。由于船舶安保的特殊工作性质,乘警支队的民警至少连续在船工作2个月后才能换班调休,工作单调、繁琐、枯燥。对此,党支部把创建“家”的支队文化作为切入点,不断增强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以客船为家,在9艘客运船舶上统一警营文化,统一内务标准,统一执勤着装,全体党员一踏上工作岗位就是一道亮丽风景。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党员之星”、“服务之星”等评选活动,激发党员乘警创新服务、争先创优的动力,使全体党员学有榜样、行有方向、做有目标。支队20年坚守碧波大海、守护烟连航线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人民公安报》、“学习强国”宣传报道。以支队为家,建立党员困难帮扶制度,支部班子成员定期走访慰问党员家属,让党员身在外,心温暖!今年疫情期间,渤海钻珠轮乘警长韩通宇的父亲遭遇车祸,支部先后联系芝罘区三家医院对伤者进行救治,积极协调交警部门及时准确认定责任,并多次到医院进行探望。“家”的支队文化已经根植每名党员心中。
安家--规范“细”的建设标准。针对支部党员分布在9艘船舶上,点散面广、流动性大,党内政治生活频次难保证、党员教育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建立“线上线下”工作机制,确保党建工作落细落实。“线上”,就是采取手机视频的形式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提升党员在党意识。建立用好党建工作微信群、QQ群,定期向党员推送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及党纪法律法规,加强对党员及时教育。“线下”,就是加大随船走访的频次,支部班子成员定期分赴各条客滚船,通过“结对子”管理模式,与党员同吃同住同工作,掌握党员的工作状况和思想状态,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通过建立“线上线下”工作机制,实现了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提升了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让全体党员乘警在船上更好的安‘家’立业。
爱家--丰富“家”的品牌内涵。党支部把“流动的堡垒、不变的初心”党建品牌创建作为重点工作,不断丰富品牌内涵。开展服务受理“零推托”、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对象“零疏忽”、服务目标“零投诉”的“五个零”服务承诺,打造船舶乘警文明服务窗口。结合支队成立20周年契机,组织开展“20年,我和支队共成长”、“我与乘客的故事”等主题党日,进一步凝聚警心。推出“流动的堡垒、不变的初心”党建品牌,提炼“以平安为基、以忠诚为本,以旅客为重、以服务为先,以客船为家、以奉献为荣”的新时代乘警精神,引导全体党员用忠诚守护平安、用忠诚书写奉献。今年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乘警支队休假的23名党员乘警,纷纷写下“请战书”,自愿战斗在最危险的前线岗位,为鲁辽省际客滚运输航线疫情防控做出了积极贡献。乘警刘家铭连续5个月坚守船舶一线,被市公安局通报表扬,被港航公安局表彰为“战疫先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