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10月29日讯(记者 孙宗顺)烟台苹果产业想要高质量发展,必须有科技支撑,烟台苹果提质增效的科技支撑体系,具体做法和特点有哪些?29日下午,烟台市人民政府举行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成果发布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烟台市围绕构建苹果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实施五项科技创新重点工程。果业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按照“引进吸收+自主创新”的思路,实施农业科技展翅行动。密切跟踪世界苹果产业技术前沿,高水平打造山东省苹果·果业产业技术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烟台苹果科技创新中心,超前部署前瞻性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全面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烟台实施新品种培育工程,发挥市农科院、创新型果品企业等单位育种优势,开展国内外优良苹果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建设国内一流的苹果种质资源圃。组建苹果自主创新育种技术团队,研发苹果新品种、新砧木;完善苹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实现技术创新。
装备提升方面,依托市农机科研所和农机生产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通过引进、研发、优化提升等方式,在高效植保、套袋、修剪、采摘、清选分级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研发一批关键急需、新型智能的农机装备,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基本实现苹果生产管理全程机械化。
在国家苹果信息枢纽中心工程实施中,烟台建设国家级苹果大数据中心,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在苹果产业的综合应用。提升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能力和水平,实现生产全过程可监可控、风险预警和决策辅助,打造智慧农业技术应用示范样板。
市场与信息引领工程,完善烟台苹果展示交易中心、苹果拍卖中心、苹果期货市场建设。建立国家级苹果信息大数据库,完善市场果品追溯体系。到2025年形成有影响力的苹果专业市场体系,实现产地与销地市场的有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