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10月22日讯(通讯员 王朋祥 刘作华)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振兴,烟台海阳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品牌优势,把特色产业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点和着力点。
盘石店镇缪家村具有古典风格的客房住满了游客,每天农家乐都在忙活准备游客餐饮。缪家村是一个只有四、五十户的小山村,经济基础薄弱。村两委借助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纯朴的民风,成功引来了开发商发展山村旅游产业。
从过去的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到现在的旅游打工、开办农家乐,小山村的村民率先享受了发展带来的福利,持续培育农业“新六产”,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我市先后打造了以农家乐、渔家乐、采摘游、民宿游、红色游等为特色的省级精品采摘园6个、省级旅游特色村8个和省级旅游强镇7个。
农业实现现代化,需要数字化、智慧化赋能。在前不久举办的青岛农业创富大会上,海阳主播“村里小芳”活跃了整个创富大会的现场,这次创富大会她不仅作为代表上台领奖,同时也将村里的秋月梨带到参展现场。“整个会场差不多播了有四个多小时,就卖了有一千两百多单,销售额的话有三万六千多块钱,不到四万块钱,我觉得还是比较好的。”
上图为今年朱吴镇举办的第二届小樱桃采摘旅游节上,几位网红达人现场进行网络直播,推介海阳的樱桃。朱吴镇丁家夼村党支部书记杨建维表示,“网络直播,把我们的丁家夼樱桃推向了全国。”
网络传播,叫响了海阳樱桃品牌,让朱吴的樱桃“红”了,农业生态文化游“热”了,村民的生活也“火”了。抢抓列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山东省淘宝直播“村播”试点县机遇,我市做大做强农村电商,培育打造“直播+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电商企业”的产业链条,今年以来,开展直播带货、短视频、会展及品牌打造活动26场,提升了海阳绿茶、白黄瓜、网纹瓜等名优农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自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工作实施以来,郭城镇探索出“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公司+项目”等三种乡村振兴模式,趟出了一条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新路径。在郭城镇西古现村成立了果业农民合作社,从平度引进的圣椰果种苗,目前已经到了成熟期。
在日光温室大棚旁边,是西古现村正在建设中的占地8000余平方的连栋智能玻璃温室大棚。2019年,西古现村投资650万元建设高效农业大棚示范区项目。预计村集体年均增收445万元。
耕耘沃野,放牧海洋。海阳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近年来大力实施海洋强市战略,推进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海阳积极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园区建设,现已建成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6家,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家,省级渔业示范园区3个。为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市渔业等多部门积极开展增殖放流工作。2018年我市争请中国对虾等11个省级渔业资源增殖站获得省海洋与渔业厅批准,数量达到历史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