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8月20日讯(通讯员 范强军 江涛 田健)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来人鸟不惊。成立山东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通过各界领导的共同努力,长岛的山更绿、水更蓝、空气更新鲜。建设海底牧场,恢复湿地资源,成为长岛发展的一大亮点。每逢春秋两季,素有“候鸟乐园,海上驿站”之称的长山列岛呈现出“岛岛候鸟飞翔,人人爱鸟护鸟”的和谐景象。
山东长岛是我国北方东部沿海最突出,最有价值的海岛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这里成为鸟类南北迁徙必经之路,84年开展候鸟环志调查以来,为我国提供了29万余只迁徙鸟的相关信息和上千万只鸟的数据和科研资料。
岛上植被多样性强,气候及生态环境优良,大量的海域湿地、无居民岛屿给繁殖鸟类提供了良好的觅食场所和栖息条件,成为海洋生物、陆地生物、空中动物的洄游、生长、迁徙和繁殖最理想的环境,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顶级的科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