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时刻7月2日讯(融媒体记者 刘瑞)一切围绕“三重”转,一切盯着“三重”干,今年以来烟台开发区上下同心抓“三重”,各行各业勇于担当,强化落实,推动“三重”工作取得新突破。
今天记者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项目现场看到,一场抢工期大会战正在这里展开,目前八栋建筑单体全部完工,300多名工人奋战在施工现场进行外部装修、景观绿化和路面铺装工作。八角湾中央创新区作为我市中心城区重点打造的九大片区之一,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项目对全面拉开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建设框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烟台八角湾国际人才港推进服务中心副主任衣全然:“引进一些高校科研院所,来提高我们开发区整体的科研创新水平和人才的集聚,打造一个人才的集聚的高地,哈工程这个项目是我们引进的第一个双一流的研究生院落户在烟台这个地方。所以对我们整个区域的人才和产业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全国排名第一,与我市主导产业契合度高,今年9月开学后,学校将围绕海工船舶、电子信息、材料化学等领域,首批入驻研究生689人,教职工100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基建后勤部主管张浩刚:建设期间,我们已经与48家企业达成了广泛的合作意向,(哈)工程大学将以烟台研究院为基地与开发区和烟台市的一些企业,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合作,包括还有科研合作和包括科研合作成果转化,以及相关的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工作。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今天的项目档次,决定着明天的产业高度、经济强度。万华百万吨乙烯项目,投资168亿元,仅用两年建成,9月份即将投产,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与此同时,万华全球研发中心,这一具有国际顶级水平的化工研发“科研大脑”也已建成投用。自贸区烟台片区招商服务中心交付使用,先后发布烟台片区实施方案,总结提炼了中日韩跨境审批、证照同办、“非接触式”政务模式等21个案例。辐射山东半岛的京东智联云(山东半岛)数字经济产业园,6月份开园后,在618期间火力全开,销售额达到1279万元。京东智联云(山东半岛)数字经济产业园负责人尤瑞:“我们把京东的这种窗口服务能力从北京搬到了咱们烟台当地原来一个商家,他想上京东平台想开店,他需要跑北京,需要走很多程序,另一方面我们还给一些做得好的企业提供的金融补贴,你做到根据产值来,你像我们最高能够补贴到1.5%。”

企业通过独有的城市产业服务平台大数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招引入园生鲜、食品、科创类电商及配套企业36家。京东智联云(山东半岛)数字经济产业园负责人尤瑞:“你像这个图上它展示的就是我们一个买入卖出的数据以及实时的交易数据,这些交易的数据我们可以进行再一度的细分,包括有些数据我们已经提供给咱们当地政府了,让当地政府了解到全省是有什么状况,我们整个烟台又处于什么样的状况,然后辅助咱们烟台下一步做一些出台政策的决策。”
今年以来,烟台开发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围绕“三重”工作压实责任分工,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全力推动包含承担的全市“三重”工作在内的216项全区“三重”工作保质量、保工期压茬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