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3月13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李成修 焉卫轩)这个冬天,烟台对黄冈的关注度爆棚,因为有我们的医护人员在那里战斗。烟台毓璜顶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任福磊,是我市第一批援助湖北的医疗队队员。在千万人躲在家中的时候,任福磊告别9个月大的孩子,奔赴危险重重的疫区,“不想做英雄 也决不做逃兵”是他最真实的心声。在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任福磊护理的是重症患者,采血、打针、吸痰、输血,每天都与重病毒近距离接触。

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
农历正月初一,新冠肺炎在武汉全面爆发,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到派遣医疗队支援湖北的通知后,任福磊给护士长发微信主动请战,“初老师,武汉医护人员不够,如果需要支援,我自愿申请去支援武汉!如果需要,我申请冲在第一线,奉献出我的力量!”
初为人父,宝宝才9个月大,任福磊有很多舍不得,但身为医护人员到前线去,他认为这是责任,也是本能。当天下午,任福磊收拾好行囊及15天的医疗物资前往烟台高铁站集合。临行前,他对抱着宝宝的妻子李向坤说:“放心吧,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你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孩子,照顾好爸妈。没有大家哪有小家!”怕父母担心,他并没有告知父母要去支援湖北,到达后才告知父母。

正月初二凌晨,任福磊随第一批山东医疗队到达武汉,经过简单的休整,任福磊被分配到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重症医学三组。上岗前,山东省医疗队重症医学组对组员进行穿脱防护服考核,一整套流程下来,任福磊只用了不到5分钟,顺利完成考核。
重症护理组,护理的是危重、病情冗杂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任福磊所在小组负责的病区共有12张床,床位总是满的。有个别患者意识清晰,能简单交流,任福磊时不时会询问患者是否憋气,以及冷不冷、饿不饿,满足患者需求。经常会有患者出现呕吐症状,任福磊要为患者清理呼吸道保证呼吸通畅。
直面重患,穿上纸尿裤坚守岗位
真正意识到危险是开始为患者吸痰。“每小时吸一次,就担心患者把痰咳到身上。”任福磊说,他看护的病人中其中一位气管切开、一位戴呼吸面罩,均需要定时吸痰。因病情较重,这两位患者的吸痰频率也由原来的2小时一次改为1小时一次,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看护的风险。
为了尽可能减少风险,任福磊只能在防护服、面罩、手套等的基础上,给自己多戴一层手套,但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担心,第一次夜班结束回到宿舍后,他给自己测了十多次体温。 任福磊住的地方离医院虽然只有15分钟的车程,他一般会提前一个小时到达医院,换上防护服,进入隔离区。每4个小时轮一次班,由于工作关系,并不能按时下班。值班期间,他只能尽量少喝水,穿上尿不湿,因为穿脱防护服浪费时间且当时医疗物资比较紧缺。值班的4个小时,任福磊基本都是站在床边盯着监测仪,生怕有什么闪失,每小时监测患者体温、血氧饱和度、呼吸等情况,然后将监测数据录入电脑。

因为南方没有暖气,晚上值班有点遭罪,气温低,很冷,只能依靠病房里的一台“小太阳”取暖。
每天下班后,都要思考今天的护理工作哪方面做的不足,一会接班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学习方言,医人树德温暖在流动
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任福磊学起了当地方言,因为年龄大的患者说话不方便而且说的都是方言,导致护理起来比较困难,所以他向本地的医护人员请教,学会了像吃饭、喝水、睡觉、小便等基本方言。
“谢谢你们山东医疗队,为你们的勇气点赞!”任福磊护理的一位可以简单交流的重症患者,脱口说出了一句感谢的话,让他感到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另一位带着无创呼吸机、意识清晰的患者,每次任福磊给他喂药、喂水时,总是会伸出大拇指表达感谢,虽然没有语言交流,但是从眼神中能够看出他内心里表达着感谢之情。医人树德,任福磊不但在湖北想尽办法医治新冠患者,还在湖北展现出山东医疗队的高尚医德!
哪些身影在风中挺立成了傲岸?哪些天使逆行走向了疫情最前线?哪些普通人的善良让我们热泪盈眶?哪些陌生人的温暖让我们重燃希望?
在湖北与病毒做斗争,任福磊在感动患者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被感动。到黄冈第一天山东医疗队成立临时党支部的动员大会上受到触动,又在工作中感受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已于2月7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决心以自己的行动为更多人守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