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时刻2月26日讯(融媒体记者 刘瑞 刘冲 王向荣)当前我市在坚决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前提下,全市上下正以“三重”工作为总抓手,统筹抓好各项经济工作,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力推进“三重”工作落地落实,充分发挥其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在近日举行的我市重点项目网上集中签约仪式上,市委书记张术平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把“三重”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紧抓不放,靠抓好“三重”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后劲、增强区域竞争力。住建部门率先拉开重点项目建设大幕,吹响了全市项目复工的冲锋号。
在竹林南路二期道路的施工现场,施工现场内工人们正在开展测量工作,运输车等各类大型机械来往穿梭,一片如火如荼的繁忙景象。目前项目已经进入到第二标段隧道工程的施工作业。该道路在2月10号就已经开始恢复施工。道路建成后将打通山海路至观海路之间的道路(连接),有效缓解港城东大街的交通压力,极大的方便市民的出行。
烟建集团市政路桥分公司竹林南路二期隧道工程项目经理吴海卫表示:这条隧道将采用(烟台)首个全钢模施工工艺的明挖隧道,现在做的土石方外运工程就是为隧道向前推进做准备。土石方外运之后,隧道将按照10米一个循环向前推进。
作为最早一批恢复施工的市级重点项目之一,竹林南路二期工程,项目全长2200米,规划等级为城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
烟台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原嘉祥介绍,(道路)在御龙山小区和庙后水库之间和竹林南路一起交叉,同时在这一段和塔山南路交叉,局部形成一个丰密的局域路网,将会带动芝罘区和莱山区周边的发展。
根据工程进度,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全线贯通。目前塔山南路、机场路立交桥和金桥路等重点项目也已开工,今年我市共确定市区城建重点项目133项,年度投资263.6亿元,目前开复工项目27个,占一季度计划开复工的40%。“三重”工作,分量重、块头足,带动作用明显,我市今年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呈现出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双塔食品公司十万吨豌豆精深加工项目日前试车成功,在企业的豌豆精深加工车间,伴随着机器轰鸣声,一排排自主设计的豌豆精深加工设备正有序运行,工人们则在智能化指挥中心严格控制着生产的每一道工序。
双塔食品公司10万吨豌豆精深加工项目负责人王鸣菲说道:“春节期间,我们这个项目进入最后的调试公关阶段,当时正是疫情严峻的时期,外地技术人员无法到位,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我们不等不靠,全面组织公司的研发、设备、工艺方面的技术力量,展开技术攻关,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设备的调试并试车成功。”
该项目首创的新干法工艺提取高端豌豆蛋白,能分别为不同领域,提供不同类型的豌豆蛋白产品,每年可加工豌豆原料10万吨,预计年销售收入7.7亿元,可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强劲可持续的利润增长点。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田序润告诉记者: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的大干之年,我们共筛选确定了197个市级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烟台发展的新动能、改善民生的新方位,像蓬莱国际机场二期、烟台港西港区、宝能国际物流中心、海阳核电二期等基础设施项目,将切切实实的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我市的省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已达48%,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45.7%,相信随着施工旺季的到来,这些项目的进展会更快。
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全市“三重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苹果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面临人老、树老、品种老三老问题,全市计划从今年开始集中三年时间,完成120万亩老龄果园更新改造,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这几天栖霞市官道镇大河崖村的果园里一片忙碌景象,村民们正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对老劣果园进行统一改造。
栖霞市官道镇大河崖村村民丁绍瑞说:“改造了新品种的话,未来收入会更高一点,所以我也长痛不如短痛,把树伐了。”
补短板、破难点、强优势是我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目前栖霞市通过明确“时间表”、绘制“路线图”,正压茬推进。
栖霞市官道镇党委副书记刘福岗介绍:已经完成了三千亩的任务,下一步我们继续宣传发动,加大力度力争把老旧果园,伐旧立新,好的政策宣传到全镇的每家每户,让老百姓真正的得到实惠。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洪军表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财政重点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三重”工作,事关全市发展大局,事关烟台发展未来。全市上下,只有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攻坚精神、攻坚姿态、攻坚节奏,全力推进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大事项迅速展开,才能确保百项‘三重’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快见效。疫情之下,大家只有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动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才能最终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