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2月21日讯(通讯员 宫钦钊 于腾蛟) “我志愿加入邵伯村党员突击队,坚决做到:最艰苦的担子我们挑,最危险的地方我们上,最紧急的关头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刻我们到。服从安排,争当表率,攻坚克难,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应有贡献!”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海阳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力以赴,与疫情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二十里店镇邵伯村,一支由38名党员临时成立的党员突击队“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在九顶莲花山下为广大群众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邵伯村党支部书记、党员突击队队长宋立元先是主动向镇党委、政府捐款2万元,用于二十里店镇购买防疫物资,抗击肺炎疫情。随后,他又将自费购买的600多个口罩、50个护目镜、多箱消毒水等防疫物资无偿捐赠给村内一线防疫人员和缺少防疫物资的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并组织成立党员突击队,从大年初二便带头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里。
作为村里的“看家人”“带头人”,宋立元一刻也不敢大意,每天坚守在防疫一线,按照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带领村内党员群众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查村内聚集聚餐活动、带头宣传防疫知识、安排部署村内消毒工作、对村内检查点工作进行监督……宋立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邵伯村共430户村民,中老年人占一半以上。由于年老体弱,他们很难自始至终长期坚守在村口的防控一线。而疫情紧急,村口的检查点工作任务繁重,急需新鲜血液的补充。得知这一情况后,党员突击队成员宋卫涛等几位年轻党员纷纷主动请缨加入党员突击队,在村口设置的检查点24小时轮流值守。
正月的山村,寒风阵阵,时不时还有雨雪降下。临时搭建的检查站条件简陋,小小的空间还要存放生石灰、消毒液、体温计、登记表和宣传明白纸等必要物品,大家只能躲进车里暂避寒风雨雪。鲜红的“党员志愿岗”立牌旁,年轻的党员们和包村干部穿着厚厚的大衣,戴着口罩、橡胶手套、护目镜、头套,一边耐心劝返外来人员车辆,一边认真对过往本村人员进行情况登记、体温测量和排查,用自己的激情和热情,融化了寒冬里的积雪冰霜。
疫情防控工作中,入户排查是个重要环节。对村民进行逐户逐人的走访,有利于上级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科学判断疫情形式,以便第一时间采取适当的防疫措施。于是,这一重任又交到了党员突击队成员们的手中。“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既困难又繁琐,但突击队成员有计划,有分工,配合包村干部,联合村内其他党员,靠上去连续作战,愣是用一天时间,摸清了村内人员的情况底数。
走访过程中,出于对疫情的恐惧,部分村民对入户走访工作并不支持,有时甚至将走访干部拒之门外。每每这时,土生土长的突击队成员们便亲自上门,耐心为村民讲明利弊、说清形势,让大家意识到入户走访的重要性,改消极抗拒为主动配合。
疫情初期,在得知全村将进行24小时管控时,不少村民开始担忧和抱怨:“需要采购生活必需品怎么办?”“返季蔬菜没法运输出村,难道要烂在大棚里?”……很快,党员突击队成员们就用实际行动消除了大家的不安——从大年初二开始,突击队成员们在做好人员车辆出入管控的同时,为保证村内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切断疫情传播的路径,义务为村民开展运送物资服务。无论是患病村民需要的药物,村民购置的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用品,还是村内菜农需要上市的新鲜蔬菜,都由突击队成员们代为运送,并在检查站内进行严格杀菌消毒,让群众不出村还能办成事,将接触病毒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对每名基层党员都是一场考验,但只要党员群众万众一心,就没有翻不过去的山;只要我们心手相牵,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胜利终将属于我们!”宋立元表示,邵伯村的党员群众将用更加坚强的意志,更加严密的措施,更加有力的行动,与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