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2月21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于欢)新春佳节,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战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默默奉献,为更好的2020奋斗。今年的春节,对于福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肖铁印来说,注定记忆深刻,他用日志的形式记录着疫情的每一天。
1月24日大年三十
辗转1000多公里,终于到家了,看到一年没见面的父母,心里酸酸的,感觉白头发多了,背弯了!
大年三十,部队驰援武汉,是不是疫情很严重,烟台什么情况?
除夕夜,一家人聚在一起看春晚,吃年夜饭,浓浓的年味。眼前又浮现出父亲母亲满脸期待的样子,“儿,这么远的路累了吧,忙活一年可算回家了!”
1月25大年初一
“鼠年拜年不用跑、至爱亲朋网上聊。”响应号召,今年没有出门拜年,我默默的在心里许愿,愿望不大,希望新的一年家里人都好,身心健康,平安顺遂。
上午十点半,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局办公室打来电话通知初三返回工作岗位,不知为何,内心突然很平静,但不知该如何跟爸妈开口。
儿子的心事怎么能逃过母亲的眼睛,中午吃饭的时候,母亲突然说“现在疫情这么厉害,收拾收拾早点回烟台吧!”瞬间嘴里的饭菜难以下咽,泪水不停地在眼眶打转,就连平日里不苟言笑的父亲,也应和到“回去吧,单位更需要你,你妈妈有我照顾!”
向父母“老实交待”了单位的通知,我强忍住没有让眼泪流下来。父母的支持是我最坚强的后盾,午饭后,简单打包了一下行李,预订了第二天凌晨四点的火车票。
1月26日大年初二
凌晨三点,爸妈还在熟睡,我悄悄地起了床,没有告别,轻轻地离开了家。
凌晨三点半,刚到火车站的我,接到了父亲的电话,“儿子,到车站了吗,车站人多不多?放心的回去吧,注意安全。”瞬间再也没有控制住那不争气的眼泪。
因为春运,买不上直达烟台的票,倒火车、乘轮船、坐汽车,原本1000多公里的路生生绕成了2000多公里。
1月27日大年初三
早晨五点半,到达烟台。上午八点,我拨通了局办公室电话,“肖铁印已按时回到福山区,请求上一线!”
组织没批准我上一线的请求,理由是返程路上接触人员过多,结果是居家隔离14天。
1月28日大年初四
居家隔离的日子有些烦闷,天天“家里蹲”,实在受不了,就没这么闲过。跟办公室打了招呼,通过网络远程办公吧,尽我所能完成一些工作,其他时间,继续学习新冠肺炎的防护措施,为上一线做好准备。

2月9日正月十六
隔离期结束,第一天上班,我主动要求到最前沿,最后被安排到抗“疫”生命线之一的福山区高速路口监测站执勤,跟着老同志学习经验,如何使用设备、如何解答疫情防控问题、如何做好自身防护,理顺工作流程。
2月10日正月十七
冬日的烟台,天气晴朗,但寒气逼人。晚上6点,趁着吃晚饭的间隙我又套上一条棉裤,“收费站‘大白’正式上岗啦!”同事打趣我穿上防护服胖胖的,像电影《超能路站队》里的“暖男大白”,借同事吉言,我更希望自己可以完成好任务,为抗“疫”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2月11日正月十八
临近复工复产,高速上的车辆虽然增多了不少,但所有车辆都能够主动配合,没有一点怨言,经常有车辆经过检测后向执勤人员竖起了大拇指。越是这样越需要我们工作人员的安慰与强有力的引导,让群众看到政府的坚强领导与战胜疫情的信心。
2月15日正月二十二
大雪来袭,烟台这个著名的“雪窝子”真是名符其实,气温降至零下,风像刀子一样,割得皮肤疼。每个人都是全副武装,防护服下,虽然套上了棉衣棉裤、毛衣毛裤,好像一点也不管用,上岗不到十分钟,我就被冻成了“冰棍”。下高速的汽车都挂着长长的冰溜子,值勤的交警已经成了最美“雪警”,眉毛、眼睫毛都挂满了霜,哈出来的热气迅速冷冻,口罩上挂满了冰喳子。一线防疫人员真的太辛苦了!
2月20日正月二十七
好不容易盼来一个艳阳天,最高气温达到了10度,晒在身上,暖洋洋的。中午吃饭时,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儿子,你是我们的骄傲!”从小到大,爸爸都是位严厉的家长,第一次听到爸爸表扬我,不争气的眼泪再一次流了下来。
纸短情长,战“疫”继续。肖铁印是一名刚刚入党两个月的年轻党员,“共产党站在前,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肖铁印写在日志封皮上的“抗疫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