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1月1日讯(记者 都凌云)时下,正是苹果丰收的时节,在栖霞市臧家庄镇的街道上载满苹果的农用车、仓储货运车往来频繁,展示着“中国苹果之都”栖霞的又一年丰收。
党建引领 合作社经营 社员实现全面增收
29日上午,在栖霞市北洛汤泽霖果蔬专业合作社里,工人们正忙着采收苹果,现在正是苹果上市高峰期,已进行了近10日苹果采摘的合作社基地,漫山遍野的果园依然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今年的苹果取得了大丰收,收购价也很漂亮,普通果3到4块,改良后的一级果价格6块,主打的‘烟富三’一级果能卖到10块。”合作社负责人李森高兴地介绍道。
栖霞市北洛汤泽霖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8月,属党建领办合作社,由村集体出资、股东社员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组建成立,目前有股东社员330户。合作社成立后,盘活土地,截至目前,苹果、葡萄、樱桃种植面积达770亩,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规模经营、产业发展新路径。在利润分配上,合作社对所有经营项目进行总核算,从经营利润中提取30%作为集体分红,剔除社员分红外,剩余经营利润全部用于村滚动发展和福利设施建设。

沃野飘香蔬果丰收,合作社成立三年了,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村民相较往年增收3000多元,实行合作社模式经营后的北洛汤村一片安居乐业的祥和气氛。
金融赋能 产业升级 邮储银行给足发展底气
有着多年苹果、种植经验的李森知道,传统农业得靠天吃饭,不能局限于眼前的局面,农业也要紧跟形势,不断更新换代。2015年,他就曾自掏腰包,改良新品种,新品种无论从口感还是观感上都有所提升。但面对每亩地近3万元的改良成本,3至5年才见成效的漫长等待期,李森犯了难,“靠天吃饭变数太大,空有想法和技术,缺少资金就没有底气,没有抵押物,一个农村合作社怎么能从银行贷得下来款?”
所以在今年年初接到邮储银行烟台市栖霞支行业务员打来的电话时,李森没往心里去,“林经理当时问我缺多少资金,我脱口而出500万,以为能把他们吓跑,但继续沟通,发现他们是真的想为我们解决问题。”
栖霞支行副行长王海波和业务员林忠梅多次来到合作社走访沟通,结合农业经营特点,推荐邮储银行信贷产品“改良贷”,最终在保证信息完善,财务数据齐全的情况下,仅用5天的时间完成了受理调查-邮储银行审批-农担审批-签约放款流程,为合作社成功授信300万元,综合邮储银行助农优惠及贴息政策,最终贷款利率不到2%。
“信心百倍!”李森依然难掩激动地心情说,“我们必需要转变思想,向高效、设施化农业迈进,现在有了邮储银行的资金支持,我们敢想更敢做了。”资金到位后,李森第一时间邀请农业专家培育了新品种“蓝宝石”葡萄。葡萄栽培生长期短,仅一年就能见效回本。为增加产品附加值,减少自然灾害对葡萄产量和口感的影响,每亩地增加投入近2万元,进行了“避雨栽培”,同时拓宽垄宽,采用机械化培育,最大化降低人力成本。“与老品种相比,我们改良后的‘蓝宝石’,无论从甜度还是色泽以及储存时间都有了极大改善,售价也将比老品种翻一番。等明年葡萄结果上市,又是我们合作社一个增收项目了。”李森说。


“三流合一” 助力脱贫攻坚 打造服务三农“烟台样板”
邮储银行以授信为切入点,还为客户量身制定了一揽子金融服务政策,涵盖了存款、理财等业务;通过邮银协同联动,充分发挥集团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综合优势,为企业提供金融、寄递、电商、保险等一体化综合服务。
从栖霞支行到北洛汤泽霖果蔬专业合作社20多公里的路程,栖霞支行副行长王海波和业务员林忠梅基本每个月都要走几次,现在,小到苹果栽培各个环节、技术手段、产品型号名称,大到企业销售渠道、经营思路、市场行情,他们都了如指掌。“只有真正熟悉了这个产业,我们才能了解客户的需求,在他们有需要的时候,及时提供精准服务。”
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山东是农业大省,定位于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依托天然优势和资源禀赋,着力做好惠农合作项目,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主体的金融服务,履行国有大行的责任与担当。与栖霞市北洛汤泽霖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此次合作,是邮储银行烟台市分行探索新主体金融服务的尝试,通过走访调查、细化各个环节、完善服务,打造出了分行服务三农的“烟台样板”。
截至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烟台市分行已与全市县级以上合作社建立合作800余户,邮银联合提高金融支持1亿余元,寄递业务0.6万件,电商营业额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