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的背后刻满激励,新的征程召唤未来。烟台海关将以此次“十佳驻烟单位”的荣誉作为新的起点,继续以为国把关、服务地方发展为己任,情系国门,爱在烟台,用满腔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推动新时代现代化强关建设走向新征程,为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胶东在线3月20日讯(记者 贾楚航 通讯员 孙伟东)“两步申报”通关改革在全国推广,全国首票全流程“查检合一”报关单通关放行,“新一代查验管理系统”在全国上线……回顾2019年,烟台海关率先开展业务改革,全力服务自贸片区建设,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让企业通关更加便利高效。在3月18日召开的烟台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动员大会上,烟台海关被评为“十佳驻烟单位”。

全力服务,助自贸片区打造改革“桥头堡”
自贸片区建设,对烟台经济社会发展举足轻重。为做好服务,烟台海关研究出台了《烟台海关服务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建设工作方案》,梳理出80项支持措施。
在企业备案、保税监管、通关现场,烟台海关设置了自贸试验区海关服务窗口,派员入驻试验片区服务大厅,不断提升自贸区企业的获得感。全面复制推广五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除3项不具备推广条件外,其余59项实现了100%复制推广。
结合烟台实际,烟台海关还选取汽车、化工、水产食品、医药医疗、海工装备、港口物流和富士康等“6+1”产业为重要突破方向,助力烟台试验片区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和“桥头堡”。

通关“零待时”,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方面,烟台海关真刀实枪,推出了一系列硬核措施。
推广“提前申报”报关模式,实现通关“零待时”;应用“先验放后检测”监管方式,大幅缩短货物在港时间;开通“绿色签证通道”,实现原产地签证的全程无纸化,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上线“查验智能调箱系统”,提升港口监管智能化水平。
同时,他们还精简、联网进出口监管证件,将进出口环节原有的86种监管证件缩减至46种,除保密需要外已全部实现联网核查;顺利完成关检整合申报项目改革,企业录入项目由229项精简为105项,随附单据由74项精简为10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向全执法领域拓展,在稽核查、加工贸易、货物查验、卫生监督、出境动植物产品注册登记、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及后续监管等领域实施“双随机、一公开”,随机选取率100%。
截至2019年11月底,烟台海关的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底分别压缩38%和64%。

率先开展改革业务,为全国推广提供“烟台经验”
在支持口岸扩大开放的同时,烟台海关作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试点单位,率先开展了概要申报、完整申报的“两步申报”改革。
改革后,企业最少仅需申报9项内容即可提货,通关流程再造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此举被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重点媒体宣传推广。
作为全国首批两个试点单位之一,烟台海关顺利上线运行“新一代查验管理系统”,全国首票全流程“查检合一”报关单通关放行,为全国推广提供了“烟台经验”。
创新多元化税收担保方式,全国首批关税保证保险改革试点在我关顺利落地实施,企业可凭“保险单”办理海关税款担保和货物放行手续,提高通关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