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3月6日讯 立春到,万物闹,莺飞燕舞枝头俏。在春天,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春天的憧憬,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却是最不可或缺的美好。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蓬莱区易三实验小学开展“彩绘风筝放飞童年”的实践活动。
知识引领探风筝
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探究了风筝的历史,知道风筝起源于中国,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风筝在古时南方称为“鳐”,北方谓“鸢”,最开始用在军事上,唐宋时放风筝逐渐成为民间娱乐活动;了解了风筝的种类,除了常见的软翅风筝、硬翅风筝还有龙型风筝和立体风筝等;并初步掌握了风筝的制作方法:扎、糊、绘、放。了解了风筝的知识后,孩子们满心期待,跃跃欲试。

你扎我糊绘风筝
竹签、卡纸、剪刀、胶带、绳子、彩笔等工具准备完毕后,参考着操作视频,先扎后糊,然后再用彩笔画下最爱的图案,最后缠上线,一个自制简易风筝就完成了。


争先恐后晒风筝
每一个风筝都寄托着孩子与众不同的梦。你看,他们的风筝形状千姿百态,有三角形、菱形、小鸟形等。图案也各不相同,有小金鱼、小女孩、国风系列、几何图形等,有的孩子还给自己的风筝起了名字。

逐梦蓝天放风筝
天空蔚蓝,白云朵朵,春风和煦,带上心爱的小风筝,孩子们逐梦蓝天。然而放风筝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的风筝头太沉飞不起来;有的风筝骨架不对称飞不起来;有的由于找风的方向和助跑方式不对飞不起来。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放风筝的过程让学生们开心不已。


一只只飞舞的风筝把天空装点得像美丽的万花筒,孩子们奔跑的身影、舞动的风筝和脸上的笑意跟春天的绿色相映成趣。此次活动,孩子们不仅放飞了梦想,也锻炼了身体,还体会到了风筝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