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9月8日讯 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树立“校园就是实践园”的理念,在窗前屋后开辟了近二十块袖珍小菜园、近10块小田园,在操场西墙边开辟葫芦园,为学生搭建劳动教育平台,实现了班班有劳动场、处处是实践园。学生们根据节气种植多种应季蔬菜和农作物,随时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在种植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书本外的知识,也“尝”到了只有亲身体验劳动才能拥有的那份快乐与惊喜。
假期前做好劳动计划

如今暑假已过大半,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同学定期和家长一起照顾学校的小兔子、管理小菜园、葫芦园和小田园,在享受悠长假期的同时用实际行动践行“劳动最美”的理念。
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责任心,体验劳动获得感,假期前学校采取家委发动、组长登记等策略进行自主申报,倡导家长和孩子假期里一起参与到校园的护绿行动,跟随节气见证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劳动水平的提高。这一举措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为孩子们护绿行动中的安全问题做好保障。
假期中践行劳动规划
本学期学校为二年级的孩子搭建饲养小兔子的平台,为了让它们健康成长,学校专门邀请校外老师为他们普及饲养小兔子的方法,从打扫兔窝到为它们选择食材,孩子们都学的认认真真,饲养工作为他们的课间生活增添很多快乐。

在同学们的精心护理下,暑假来临时,小兔子的体重足足长了两倍。为了让小兔子也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二年级一班的于泽晨同学和四年级五班的秦懿萱同学分别领养了学校的两只小兔子。夏天的兔窝容易发臭,他们每天都认真地把粪便、菜叶都清扫出来,给小兔子创造一个舒适的家;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给小兔子定时喂食、喂水。两位饲养员在劳动中体会到了照顾小动物的辛苦,于泽晨感慨地说:“养兔子可真不容易呀!像养小孩子一样,需要勤劳和耐心。”

三年级的同学们依据值日安排准时到学校管理小菜园。他们给蔬菜浇水、拔草、搭架子,在日记中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把收获的劳动成果做成美食与家人分享;跟随节气,他们及时种植应季蔬菜,对菜园做好科学规划。参与其中的家长为孩子能够精心侍弄菜园感到自豪,同时在参与劳动中大大增进了亲子感情。
四年级的同学负责管理学校的小田园和葫芦园。他们成立“暑假护田小分队”,定期和大家一起给花生、芋头、地瓜、旱稻、小米和葫芦浇水、除草,丈量、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虽然衣服被汗水湿透,但看着生机勃勃的农作物,同学们分外开心,因为劳动最光荣。
活动中实行多元评价

假期中,这一块块长在教学楼前后的袖珍菜园和田园,已经成为孩子们每周最“惦记”的地方。老师们巧用每周的读书交流会,让参与劳动的孩子先与大家分享他们护绿收获,小组长做总结性评价,增强他们的劳动荣誉感。
家长们也非常支持学校的做法。一位给孩子进行指导的爷爷这样评价:“孩子从小在城里长大,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比较少。我们小时候都是从土里摸爬滚打出来的,现在孩子能在校园里参加这样的劳动,是增长生活经验的好机会,也是一种回归自然的锻炼。”还有一位三年级同学的妈妈说:“我家女儿在家里娇气惯了,通过种菜过程中的松土、除草、除虫,现在变得不怕脏、不怕累了。”
深耕在袖珍菜园这块生机勃勃的“教科书”中,学生提升了思考力、创新力和学习力,而且在亲近小动物和大自然的过程中,也将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精神得以践行,在劳动体验中获得了一蔬一食来之不易的感悟,更加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