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土特产补“钙”,强健的是中国农民的腰杆
“让中国农民站着挣钱。”说这句话的,是实验室里的“农民科学家”——常大勇。“这苹果能卖23块钱一个,我活了大半辈子头回见!”说这句话的是烟台牟平苹果基地的果农老张。一呼一应之间,解锁了乡村振兴的“甜蜜密码”,也激荡起一枚苹果背后的生物科技革命。
什么样的生物科技革命,让苹果从“论斤贱卖”到“按个抢购”?——给苹果补“钙”。提升苹果品质的关键在于解决“缺钙”难题。钙是果实品质的决定性因素,但补钙难,尤其是套袋苹果,已成为世界性难题。而常大勇团队的“新型调钙技术”已申请国际专利,通过生物信号引导钙离子“坐电梯”直达果实。在莱阳梨园,这项技术让“铁头梨”发病率下降80%;在寿光蔬菜基地,西红柿的裂果率从25%锐减至3%……给致富的果实补“钙”,强健的是农品品牌的根基,强健的是中国农民的腰杆。
从补“钙”到育种,“内外兼修”两端发力,激发强劲农业新质生产力。例如,“登海”系列玉米、“烟薯”系列甘薯等优势品种,甜美和美乡村、享誉国际市场。培育烟台苹果、大樱桃、莱阳梨、“烟薯25”等特色品种,发展龙大美食、鲁花、春雪、仙坛等全国知名食品品牌,唱响“农品万千,烟台领鲜”,不断提升烟台农品溢价水平。烟台苹果品牌价值158.37亿元,连续15年居中国果品区域品牌价值榜榜首;大樱桃品牌价值超过61.4亿元……进一步讲,品牌是“仙境海岸·品重烟台”的具象表达,是“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的生动呈现。
“让中国农民站着挣钱。”无数农业科技工作者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一个个凝聚着时代气质的农品品牌闪耀全国、享誉世界,也点燃了广大农民拼搏向上、热爱生活的精气神。听,53岁农民诗人“沂蒙二姐”——果农吕玉霞,以“土味诗歌”破圈,闪耀和美乡村的“春暖花开”——这是新时代新农人应该有的样子。(作者: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