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杜辉升 刘元迪
“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表现在数据上,根子在干部队伍、在思想观念。”8月2日,在中共临沂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体会议上,临沂市委书记张宝亮说。当天的会议决定,临沂市将浙江省的县级市义乌作为主要对标对象。
“南义乌,北临沂”的说法广为人知。两地同为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城市,义乌成功建成了“全球小商品之都”,成了有口皆碑的“世界超市”;临沂商城历经40余年发展,虽形成万亿级规模,荣获“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等称号,但与义乌相比,在政策创新、国际贸易、跨境物流、配套服务等方面仍有差距,尤其是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方面短板明显,义乌承担30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40多项省级改革试点,首创的市场采购贸易模式,在全国39个专业市场复制推广。
当前,临沂发展向好,工作总体走在全省前列。但也有的部门、同志、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安于现状“定位低”、被动等靠“不去争”,视野狭窄“缺创新”、缩手缩脚“不敢闯”等问题。由此,必须对思想观念、体制机制、领导方式、工作方法等进行一次大检修、大洗礼,以思想解放破路径依赖、以创新思维解发展难题。
为此,临沂市委决定开展“解放思想、对标学标”活动,市级主要对标浙江义乌(商贸物流)、福建泉州(民营经济),各县区、市直部门选定对标对象,拿出对标方案,努力追标赶标。
要学争先意识,着重从安于现状中解放出来,向第一看齐、向一等看齐,全力以赴争资金、争政策、争一流,在学标对标中成为别人的标杆。
要学视野格局,着重从低眼界、小格局中解放出来,跳出临沂看临沂、高点定位临沂,不坐井观天、不自我封闭,把地方发展融入全省、全国大局,做到开放、合作、共赢发展。
“我们将以省委、省政府‘支持临沂商城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加快‘百团千企·商城出海’,推动‘四个商城’建设全面突破、强势崛起。”临沂市商务局局长、党组书记,临沂商城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武传亮说,临沂商城将继续提升线上商城能级,丰富线下商城业态,“中国大集”商城数字化平台实现年底上线企业商户1万家、商品10万种。拓展海外商城网络,加快推进商城国际化,年内再举办32场境外展洽活动,组织1000家企业出海。
要学创新思维,着重从守旧守成中解放出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做到创新发展、领先发展。
要学专业能力,着重从本领恐慌中解放出来,加强学习、钻研业务,在核心业务、关键技能上下“绣花功夫”,不浅尝辄止、不外行指导内行,做到各项工作都有操作性方案、所有问题都有针对性措施。
要学细实作风,着重从照猫画虎中解放出来,凡事先调研、研究透了再干,掰开揉碎、打开分析,不浮于表面、不当二传手,做到以实切入、解决实际问题。
义乌把国际贸易流程拆开分析,主攻税、汇、关,对接税务、人民银行、海关,打通外贸堵点。对此,临沂市批发商联合会会长孙宝安体会尤深:“临沂小商品的清关查验率比义乌高很多,而且造成的损失只能由企业承担。”他建议,各级部门形成合力,设立专班协调,在通关模式上大胆创新,解决拼箱困难、清关查验率高等“痛点”问题,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要学执着劲头,着重从“短平快”的错误政绩观中解放出来,不急功近利、不搞短视行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业绩。
福建泉州企业数十年如一日深耕主业、追求极致的执着精神,是学习的榜样。山东晟昌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守君说:“一条拉链能坚持40年做到极致,一桶涂料创新30年达到‘高精尖’水平,这种对优势产业和单项冠军的执着追求,令人敬佩。”他坦言,他们与泉州同行相比,在投入强度、创新韧性和市场适应力上仍有差距,下一步将加大投入,加快创新,在对标中学习、追赶、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