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7月21日讯 国内心律失常领域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学术会议——第23届心房颤动国际会议,日前在大连圆满落幕。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特邀了十余位国际顶尖专家莅临,汇聚了数千国内心血管领域专家学者,开设了“心房颤动国际论坛”“‘一带一路’房颤论坛”“中国房颤RCT研究专题论坛”等特色论坛,同步进行一百家手术演示及全国直播,共同探索提升房颤综合管理水平的有效路径。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内二科初红霞主任在本次高规格学术会议上分享了“全院房颤患者管理实践”的课题,引发同行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

在这场汇聚前沿智慧的专题会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马长生教授致辞,他提出,房颤全院管理工作需要心律失常医生整合行政科室、医技科室等多学科共同参与,实现全院房颤患者的全程规范管理,这也是“健康中国2030”对专科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
作为烟威地区房颤诊疗领域的领军专家,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内科初红霞主任结合自身二十余年的临床经验,精准对接政策导向,分享了烟台毓璜顶医院"全院联动、全流程覆盖"的房颤管理模式,系统介绍了烟台毓璜顶医院如何打破学科壁垒,高效整合多学科力量,构建覆盖院内的房颤患者一体化管理网络。内容涵盖早期筛查、多学科诊疗、规范化治疗、长期随访四大核心环节,其中“虚拟病房”、“智慧病房”、“全院一张网”等概念引发参会者强烈共鸣,独特的创新模式为同行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实战蓝图”,其创新性与可操作性赢得了全场同仁的高度关注。

"烟台毓璜顶医院的实践经验符合'全专结合、上下联动'的房颤管理趋势,尤其适合基层推广,值得全国同行学习借鉴。"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薛玉梅教授作为初主任讲题的主持人,对初红霞的讲课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
“既往房颤患者的管理只局限于心内科,人力场景有限,初主任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有落地实操性,为我们开展房颤管理提供了清晰思路。通过多学科协作可望有效弥补这一短板。"来自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医院的心内科常医生说。
“烟台毓璜顶医院‘房颤中心'已经制定完善的管理细则,建立了房颤患者数据库,院内通过虚拟病房来进行房颤患者管理,院外以人工智能电话随访等方式,定期提醒患者复查、调整药物,并提供康复指导,已成为胶东地区房颤患者的福祉。”初红霞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