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深1度|从两个“全国第一”,看“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山东“粮”方

来源:齐鲁网·闪电新闻  2025-07-16 15:16:58
A+A- |举报纠错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6日讯 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25年夏粮生产数据中,山东夏粮生产收获了两个“全国第一”。

  第一个“全国第一”,是山东夏粮单产达452.8公斤/亩、居全国第一、是全国的1.2倍。

  第二个“全国第一”,是山东夏粮总产达547.4亿斤,同比增加4.1亿斤、增量居全国第一。

  这两个“全国第一”,以实实在在的数据呈现出山东扛牢粮食大省责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贡献与担当。

  这两个“全国第一”,说明了山东一系列强有力的“组合拳”有效调动起广大群众种粮积极性,有力保障了夏粮丰收。

  仓廪实,天下安。山东是粮食大省,粮食生产一直被放到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整体谋划、稳步推进。此前,山东粮食总产量已连续4年突破1100亿斤大关。202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以更高水平建设“齐鲁粮仓”,粮食总产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山东夏粮总产达547.4亿斤、居全国第二、占全国18.3%。可以说,山东夏粮丰收为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两个“全国第一”的背后,凝聚着山东各地农民丰收的喜悦。在德州市齐河县建起的30万亩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自从有了技术装备应用和稳产丰产模式的加持,当地农民深刻体会到了科技种粮的满足感。当地种粮大户李建国告诉记者,他只需轻触手机屏幕,田间智能喷灌系统便可将水、肥精准送达作物;相比传统漫灌,这种模式可节水、节肥各30%,农药使用量同步减少,用工成本也大大降低,一个人可以同时管控上百亩地。

  农民喜悦的背后,是山东不断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促进小麦产能提高、多措并举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一系列努力。近年来,山东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今年6月,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759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5359万亩,进一步提高了耕地质量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大量优良品种有力支撑了大面积单产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84%,居全国前列;成功培育“济麦”“登海”等多个骨干系列优良品种,多次创全国高产纪录,被大面积推广应用。

  去年,山东加快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的集成发力,主攻大面积单产提升:以77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打下坚实物理基础,在全国推广面积前十的小麦品种中以独占四席为齐鲁粮仓配备了最精密的“芯片”,以一年激增453%的精量播种机数量提供硬核支撑,1.8万名农技人员组成的“万人下乡”队伍把“五步走”增粮举措落到实处,以78.2亿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90%以上的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率托住种粮人的心。

  夏粮丰收的背后,折射出山东依靠科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的稳步提升,更彰显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深远意义。

  闪电新闻记者 贺晓菲  报道

初审:边关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下载烟海e家

烟海e家   简介:提供新闻资讯、党务政务、民生服务、身边互动等服务。

烟台公交客户端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