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5月6日讯(记者 汤萌)厨房里,84岁的孙大姨正熟练地择菜备餐。看着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很难想象她曾被诊断“生存期不超过半年”。作为金顶中医康复团队肿瘤康复案例的典型代表,孙大姨的经历不仅展现了生命的坚韧,更印证了传统医学在恶性肿瘤康复领域的独特价值。
时间回溯到2017年。孙大姨因持续消瘦、食欲锐减引起家人警觉。尽管对就医心怀抵触,当年7月,子女仍坚持将她送医检查。胃镜病理结果显示:胃黏液腺癌,肿瘤侵及浆膜层,21枚腹腔淋巴结中7枚转移,属于临床III期高危型。为了尽可能地减轻孙大姨的病情,医生对胃进行了 1/3 的切除,并清扫了腹腔淋巴结。然而,检查结果显示,21 个淋巴结中已经有 7 个发生了转移 。手术虽然完成,但后续的治疗之路依然漫长且艰难。
术后医生为其采用替吉奥单药化疗方案,却引发严重骨髓抑制——用药第10天,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血小板显著降低,患者出现顽固性眩晕,在医院调理半个月后,头晕的症状依然没有得到缓解。
当年年底,经肿瘤康复病友推荐,家人带着孙大姨的厚厚的病历资料走进金顶中医康复中心。王主任为其制定“扶正固本、减毒增效”的阶梯式方案,通过针灸艾灸、中药外敷、经络推柔术等多种手段,帮助孙大姨恢复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
“首次面诊时老人脉象细弱如丝,舌象呈现典型的脾肾两虚证。”主治中医师回忆。 经过三个月系统调理,孙大姨越来越好,眩晕症状消失。更令人欣喜的是,老人逐渐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不仅能操持家务,还坚持每天在小区散步半小时。
“现在每餐能吃一碗杂粮饭,苹果能吃一整个。”孙大姨展示着手机里的家庭聚餐照片,满脸笑意。截至2025年,距离初诊已过去八个春秋。金顶康复团队建立的跟踪档案显示:患者近五年肿瘤指标持续稳定,生活质量达到同龄健康老人水平。这样的康复效果,离不开金顶中医团队的专业能力,突破了传统中医“慢郎中”的刻板印象。
“现代医学在肿瘤根治性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术后康复、放化疗减毒等环节正是中医的优势领域。”王桂花表示,“我们始终强调‘以人为本’——让患者活得更长,更要活得更好。”
当被问及长寿秘诀,孙大姨说:“是医生们不放弃,让我这个被判‘死刑’的人,又过了八年有滋有味的日子。”在医患携手对抗病魔的征程中,这样的生命奇迹,正是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最佳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