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由歌手周深演唱的纪录片《紫禁城》第六集主题曲《光亮》正式上线。这首歌在年初时就放出预告,尽管姗姗来迟,但并没有消耗歌迷们的期待。在录制时,周深就曾说过:“这首歌有我一直想传达的力量在,起初在准备这首歌的时候,没有想到这首歌会成为一个我自己一直想去表达的那个力量的寄托,所以我也特别开心。”如今歌曲终于正式发布,也毫无疑问地成为周深在2021年最惊艳的单曲之一。而一首好的作品,词、曲、歌三者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近几年,国风歌曲层出不穷,却也良莠不齐。有些歌曲披着“国风”的外衣,穿着汉服拍摄的MV,几句四不像的“古风”歌词,便打上了“国风”的名号。而《光亮》的编排构思却别出心裁,整个歌曲的大构架是电子音乐,但在其中使用了埙这一民族乐器,成为了整个编曲里的点睛之笔,传统和现代的融合恰到好处。
比起形式主义的“国风”,《光亮》更加重视的是歌曲的内核。钱雷、周深,这两个名字的同时出现就意味着歌曲质量的保障。在此次《光亮》的制作中,钱雷再次担任周深演唱曲目的制作人、作曲及编曲。在纪录片的大背景下,歌曲的基调厚重又开阔,在歌曲里仿佛能看到历史的画卷在空旷的紫禁城大殿里徐徐展开。戏腔念白营造出的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让听众在现实和历史之间穿梭。层层递进的编曲完美地带领听众走进歌曲里的世界,走进紫禁城那段尘封的历史。
层次结构复杂的歌曲就意味着需要歌手强大的唱功来支撑,而唱功扎实的歌手也是给予编曲自由发挥的底气。周深无疑是一位理想的歌者,擅于表达细腻情感的他把这首歌曲传递到了极致。层层递进的情绪引领着听众们进入歌声里构建的往事,主歌的铺垫十分细节,歌声里的力量悉数传达给听众。逐渐累积的情感在第二段迸发出来,从弱混转到强混的唱法带给听众情感上直接的冲击。和声的配合也是周深拿手好戏,根据歌曲的情感需要自如地安排和声,使得整个歌曲更加丰富,但又不过度饱和,游刃有余。在整首歌曲中,最令人惊艳的莫过于第二段戏腔的演唱。这段戏腔采用了苏轼《定风波》中的诗句,在专业京剧老师的指导下,周深将这段戏腔中国传统文化里直面风雨、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表达地酣畅淋漓。
虽然本集纪录片讲述的是崇祯那一段令人唏嘘的历史,但歌曲却并非仅仅展现凄凉的往事,更多的是一种在逆境里依旧向着光亮前行的韧性。《光亮》中表达的情感说大可大,放到整个历史中是对那段紫禁城里故事的总结。说小可小,每个人又都能在这首歌里找到自己的共鸣点。就像歌词里传达的一样:“可是啊,我却,却愿意相信,最渺小最微弱最柔软最无畏的你,用尽了全力,努力地回应,再无边再无尽再无解总有一线生机,光亮你自己。” (作者: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王筱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