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4月27日讯(记者 刘丽君 实习记者 高璐瑶 邢吕琰)4月27日,在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3月份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烟台市委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四级调研员于超表示,烟台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呈现回升加快、稳中加固、稳定向好的态势,发展基本面进一步巩固,并从五个方面来印证经济形势发生的积极变化。
“快”——指标增速加快。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8.6%,比全省、全国分别高0.6和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29.5%)、外贸进出口(69.1%)两项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实际使用外资增速(46.4%)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23.5%)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从两年平均增速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4和0.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均跑赢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好”——产业运行良好。三次产业全面发力、全面起势。工业较快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和两年平均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行业增长面超过七成;对烟台市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超过六成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77.3%、58.4%和34.6%。农业稳定增长,春耕春播有序展开,农产品供应充足,农业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两年平均增长3.1%。服务业加速恢复,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两年平均增长4.7%,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2%和5.4%、两年平均分别增长4%和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4%,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分别增长30.4%和37.3%。
“优”——经济结构趋优。投资结构不断向好,一季度“四新”经济投资保持20%以上增长、两年平均增长19.3%,占比达到63.9%、比上年同期提高7.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投资增长27.5%,两年平均增长10.9%。工业结构持续改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5.1%,贡献率为20.3%,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5%。消费结构加快升级,限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通讯器材类和汽车类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307.5%、267.8%、95.5%和75.5%。出口结构逐步优化,混兑矿产品实现进出口140多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20亿元以上,市场采购贸易实现出口近8.5亿元。外资结构快速调整,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613.5%,占服务业比重达到1/5。信贷结构进一步好转,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12.3%,制造业增长22%,民营企业增长8.3%。
“高”——质量效益提高。产业集群化发展进入快车道,海洋工程装备、核电装备两个产业集群新入选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烟台市拥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两个(先进结构材料、生物医药),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7个。前2个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09.1%,高出营业收入164.6个百分点;一季度14户市管企业利润总额增长313.5%。工业税收增长较快,达到36.8%,创2010年以来季度增幅新高。
“升”——市场活跃度攀升。截至3月底,烟台市市场主体94.7万户、增长8.4%,一季度日均新增企业达到118户;新增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596家。本外币贷款余额历史首次突破7千亿大关,其中流向实体经济的对公一般贷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占全部贷款比重超过八成。交通物流保持较快增长,航空、水运货运量分别增长28.6%和27.5%,沿海港口货运吞吐量增长11%。生产要素趋于活跃,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8%,比2019年同期增长12.8%,两年平均增长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