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之后,各区市迅速行动,根据县域经济三年行动方案,结合当地鲜明特色和目标定位,积极寻标对标达标创标,全力以赴赶超进位、富县强民。为全面展现各区市紧起来、动起来、跑起来的良好精神状态,烟台广播电视台整合电视、广播、胶东在线的报道力量,组成融媒体采访团,深入各县市区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一线采访,开设《走县域看振兴》专栏,每天推出一个县市区的重点报道,全面展现各地如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园区发展活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改善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态势。
蓬莱区简介
  蓬莱位于胶东半岛最北端,濒临渤、黄二海,辖5个街道、6个镇和1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处省级经济开发区。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名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及全国绿化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蓬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汉武帝东巡因筑城以为名,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作为东方神仙文化的发源地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这里有“八仙过海”的美丽传说,有“海市蜃楼”的奇妙景观,有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居,有一代文豪苏东坡“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的传世佳话,被誉为“人间仙境”。
  蓬莱产业多元、特色鲜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优质农业高效发展,造船与海工、葡萄与葡萄酒、汽车及零部件、化工新材料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生物医药、临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西港工业区、西海岸文化旅游区、登州古城片区、两河新区、东港港城片区、高铁新区、丘山谷片区、烟台临空经济区蓬莱片区等重点片区加速崛起。
  蓬莱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拥有蓬莱新港和栾家口港两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龙烟铁路穿境而过,蓬栖高速、荣乌高速等高等级公路形成了四纵四横的陆路交通网络,烟台蓬莱国际机场距城区仅有30分钟车程,潍烟高铁、蓬莱国际机场二期、蓬莱东港区深水大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正加快推进,“海陆空铁”立体大交通优势明显。
  蓬莱顺势腾飞,学赶目标:2023年,全面融入烟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集约打造港城经济活力区、文化旅游先行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塑成优势:聚力打造中国北方风电母港,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按照“一体两翼”城市布局,擘画“两河新区、高铁新区、空港新区、登州古城、东部港城”五大片区,奋力建成面向东北亚的港产城一体交通枢纽城市。

蓬莱区委书记
韩耀东

  蓬莱区坚决贯彻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高标定位、自我加压,保持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和10%以上,今后三年在全省差异化考核中每年前进10名。
  一是重抓实体经济。大力实施振兴县域经济三年行动,培育海工装备、化工新材料、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海工装备产业,以建设国内首个海上风电为特色的“碳中和”示范基地为目标,推进投资40亿元的大金重工全产业链项目、投资52亿元的融发戍海智能装备制造项目、投资4亿元的法国液化空气烟台制造基地项目,到2023年,产业总产值达到340亿元。化工新材料产业,与中科院兰化所合作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园区,引进一批高端化工新材料项目,重点推进总投资54.6亿元的友谊胶带、嘉信新材料等项目,到2023年化工产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文化旅游产业,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北部“仙阁海”、中部“酒湖马”、南部“山林泉”的全域旅游格局,重点推进投资50亿元的登州古城、投资35亿元的小泰山旅游度假等项目,到2023年接待游客14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4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总投资10亿元的爱博诺德、北大高科原料药等项目建设,推动总投资21亿元的国药消毒中心等在谈项目,到2023年医药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推进投资3.7亿元的丘山谷葡萄养生休闲体验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新增种植面积5000亩,精品酒庄达到40个,规上企业达到8家,市场占有率达到20%,综合产值达到60亿元。
  二是加快城市更新。主动融入烟台中心城区,聚力打造登州古城、高铁新区、两河新区、东部港城片区、空港经济(蓬莱)区五大片区,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加快30万吨深水港、蓬长陆岛交通码头、潍烟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102项城建工程,打通7条断头路,新建27条、改造15条道路,建设5处口袋公园和4个城市公园,完成城市更新51.57平方公里,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三是开展融资合作。用市场思维谋事、用资本力量干事,通过融资合作等市场化渠道,吸引央企和社会资本方参与,与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蓝天集团等开展多领域合作,通过资本撬动,破解资金瓶颈。
  当前,蓬莱上下人心思进、人心思上,我们将在烟台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坚定信心、乘势而上,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视频报道

现场报道
烟台风电母港产业园

  总体规划:产业园计划总投资300亿元,位于蓬莱开发区。上游引进风电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研发中心项目,中游集聚主机、叶片、电机、轴承等装备制造项目,同时引进电力控制系统和海底电缆等项目,下游配套安装、运维和培训等。建设成为立足山东,辐射东亚,兼顾东南亚及美欧海外市场,环渤海地区最大的风电装备研发制造、智能运维基地。同时,积极打造以海上风电为主,海洋牧场、波浪能、潮汐能、氢能、储能融合发展的清洁能源生态体系。
  产业基础:园区已有大金重工、东方电气、巨涛重工及京鲁船业等骨干企业。
  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港口优势,海底路由优势,电源输出线路优势,土地资源优势,周边产业链配套优势等。
  目前进展:2017年7月以来已分别与华能、上海电气、山东能源、三峡新能源、金风科技、东方电气、中广核、哈工院、中国电建华东院等项目方签订了合作协议。
  愿景目标:率先打造国内首个以海上风电为特色的碳中和示范基地。率先打造国内首个风电装备制造出口基地。率先打造山东省首个风电装备产业园。率先打造山东省首个海上风电平价示范基地。率先打造山东省首个清洁能源示范产业园。率先打造“零碳”试点城市。
  园区中的东方电气风电(山东)有限公司由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上海康达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蓬莱市城发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总投资5亿元,注册资本2.3亿元。项目选址位于振兴路北首西侧,原斯瑞尔厂区,主要从事大型海上风电叶片生产制造。年产7-10MW海上风电大型叶片100套,预计达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8.2亿元。未来可根据市场需求在现厂区进行扩能改造,产能再提升30%。

蓬莱化工产业园

  蓬莱化工产业园位于蓬莱市西部、北沟镇境内,东距万华化学40公里,西距龙口裕龙岛35公里,2019年1月10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化工园区。园区主导产业为精细化工产业,产品主要包括热压敏材料、生物制药、分散染料、医药中间体、有机颜料等。产业园内现有化工生产企业9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纳税过千万4家。2020年,园区实现产值14.36亿元,利润8995万元,税收1.65亿元。预计到2025年,蓬莱化工产业园产值将达到500亿元以上,税收15亿元以上。
  当前骨干企业:康爱特维迅(蓬莱)化学有限公司、烟台安诺其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蓬莱嘉信染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建设项目:安诺其染料中间体项目、嘉信新型染料及染料中间体、友谊胶带项目、康爱特热敏纸显色剂和增感剂项目、北大高科原料药、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生产基地项目等。
  围绕万华和裕龙石化产业链条,按照“油头化身高化尾”布局为两大园区上下游产业进行配套,招引关联配套的高端化工项目落户。

丘山谷葡萄酒休闲体验区

  蓬莱是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蓬莱阁,三仙山·八仙过海,艾山国家森林公园,君顶酒庄等40多处旅游景点遍布全境,拥有5A级景区2处、4A级景区3处,年接待游客1200多万人次,综合收入110亿元,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2018年成功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20年获批第二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为促进全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蓬莱区着眼于凝聚合力、丰富供给、优化服务、品牌打造等工作,积极探索从传统知名旅游城市向精品化、全域化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产业发展方面,坚持全产业发展,创新“旅游+葡萄酒”“旅游+文化”“旅游+体育”发展模式。资源配套方面,坚持全资源共建,围绕硬件建设,规划建设了欧乐堡、开元、利群等11家星级饭店、3个文化主题饭店、10个度假酒店、20余家精品民宿。全域规划方面,推动北部“仙阁海”、中部“酒湖马”、南部“山林泉”三大板块资源要素有机整合,构建“山海呼应、城乡交融、全域覆盖”的旅游发展格局,整个旅游形成了北有蓬莱阁、百里黄金海岸,南有艾山国家森林公园、万亩葡萄示范园的全域旅游业态,形成了以新兴业态带活全域山海的蓬莱模式。
  丘山谷葡萄酒休闲体验区位于蓬莱市中部大辛店镇,距蓬莱市区25公里。分为西岸和东岸两个小区域。区内资源主要以山、水、马、酒庄、美丽乡村为主。
  蓬莱作为中国著名葡萄酒产区之一,是“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国内唯一的 “中国葡萄酒名城”,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酒大赛联盟城市”,在国际上拥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丘山谷是蓬莱“一带三谷”酒庄聚集区中酒庄聚集度最高、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区域,已成为蓬莱葡萄酒产业的“硅谷”,葡萄酒也已成为丘山谷区域的核心支撑。
  借助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契机,按照“国际对标、欧洲风情、蓬莱特色”的思路,对标法国波尔多、美国纳帕,进行丘山谷高标准规划、区域景观环境改造、国际名庄招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规划以葡萄和葡萄酒产业为支撑,主要建设文化博览、教育培训、休闲度假、亲子娱乐、定制化度假等功能业态,打造以精品酒庄为支撑、以美丽乡村、民宿旅游为特色的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样板工程。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