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十五条” 烟台公安再推换证新举措(图)
胶东在线消息 “今年8月开始,我市首批有效期为20年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将陆续到期,加之暑期临近,全市户籍窗口将逐渐迎来居民身份证办证高峰。”烟台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队人口管理大队副大队长徐慧说。
群众的需求就是工作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为积极应对换证高峰,近日,烟台市公安局提前分析研判,全面测算期满证件数量,综合考虑流动人口分布、年龄结构以及往年同期办证数量等因素,研究出台了《烟台公安居民身份证期满换证高峰十五条便民措施》,围绕“优化流程、换证提醒、减免材料、全国通办、全程网办、专场服务、延时办理、照片采集、绿色通道等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全面落实居民身份证“就近办、上门办、自助办、错峰办”等便民举措,致力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身份证件换领服务。
“我们分局将合力调配警力,充实办证一线,适当增配必要硬件,提高整体服务效率,积极有效应对换证高峰,确保平稳度过。”烟台市公安局莱山分局治安大队教导员孙海涛说。
据了解,烟台全市公安机关将科学预测集中换证期间的办证人数和时间高峰,制定相应分流工作预案,通过增设办证窗口、增配软硬件设施、整合调配警力、强化业务能力、公布节假日户籍窗口轮值时间等方式,分时分流有序引导群众办证,避免因办证时间集中造成过度扎堆情况发生。同时,大力提升政策知晓度,充分运用各类主流媒体、公安自媒体、网络新媒体以及窗口多媒体设备等,结合“面对面·月月行”户籍政策现场宣传活动,全方位宣传发动,引导群众分时段错峰办理居民身份证。
一、提前换证时间。推行错峰换证,将居民身份证到期换领时间自有效期满前3个月提前至6个月,6个月内证件到期的群众均可自主选择换领。
二、实施换证提醒。定期向居民身份证即将到期的群众,发送换证提醒。证件换领期间提供制发进度查询、领证提醒等服务。
三、简化换领材料。凡公安机关通过政务信息共享能够自行核查的证件信息,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居民户口簿、居住证等实体证件。异地换(补)领居民身份证的群众,推行书面承诺制,不再要求提交在当地就业、就学、居住的证明材料。
四、落实“全国通办”。省外及省内市外群众在我市居住的,均可在就近户籍派出所申请换领身份证。换证期间,急需使用身份证的,可在受理地申请领取临时居民身份证。
五、拓展“全程网办”。群众5年内曾省内现场申领居民身份证和已采集指纹60岁以上的老年人,需要换(补)领居民身份证的,可以通过“爱山东政务服务”微信小程序或“爱山东”APP办理,实现网上申请、网上支付、寄递领证“全程网办”。

六、推广“自助办理”。省内户籍居民可就近选择自助服务设备,全流程自助采集照片、指纹,办理居民身份证件换(补)领业务,满足群众随来随办、随需随取。
七、提升缴费便利度。居民身份证、临时居民身份证工本费既支持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方式,也继续保留现金收费模式。
八、提供灵活领证方式。群众办证时可根据本人意愿选择受理窗口领证,也可选择EMS寄递到指定地址。
九、探索照片自主采集。群众可通过“爱山东政务服务”微信小程序或“爱山东”APP中的“烟台e拍通”模块,自主采集本人人像照片,实现身份证照片免费拍、满意拍。

十、推行上门服务、专场服务。对换证需求量较大的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提供单位专场服务;对居民较为集中的社区提供社区专场服务;对福利院、敬老院或其他行动不便的鳏寡孤独、病残群体提供上门服务。
十一、优化服务时间。结合辖区实际,全市户籍窗口推行“预约办、错峰办、延时办”服务模式;节假日以区市为单位推行户籍窗口轮值服务。
十二、畅通绿色通道。对应试考生、集体用工企业等急需用证的情形,开通应急办证绿色通道,实现快速受理、快速审核,保障群众第一时间领取证件。
十三、完善服务指引。通过微信公众号“烟台公安”-“微警务”-“掌上户籍室”模块,公布全市户籍窗口和自助办证设备的导航、地址及咨询电话。同时,省厅制证中心设立服务热线(0531-85123518),提供信息查询、邮寄查询、求助投诉和政策咨询。
十四、实行“户籍一件事”集成办理。群众在户籍地窗口办理居民身份证时,可同时申请户口项目变更更正等户籍高频事项;在居住地窗口办理居民身份证时,可同时申请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居住证申领等户籍高频事项。
十五、丰富宣传形式。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宣传,结合“面对面·月月行”现场宣传活动 ,广泛宣传办证流程、受理点、照片标准、收费规定以及“全国通办”“全程网办”等便民措施的受理范围、受理条件,提高群众对政策举措的知晓度。(实习编辑:俞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