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霞:信任筑桥 做好群众服务“最后一米”
胶东在线10月12日讯(记者 董晨曦) 一个红马甲的身影穿家入户,为群众解疑难、清问题。“我希望退休之后通过网格员的工作发挥余热,为社区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作出自己的贡献。”烟台市蓬莱区登州街道海景苑社区第六网格网格员刘丽霞如是说。

用“余热”点燃信任火炬
2012年之前,刘丽霞一直在企业内从事会计工作。退休后,她选择加入网格员大家庭,从事网格员工作。一开始,刘丽霞的工作也面临着困难。2020年8月份刚开始担任专职网格员工作时,身穿红马甲的她甚至敲不开群众的门。
这并未难倒刘丽霞,她将网格内600多位居民拉入2个“居民说事”微信群中,做核酸通知、外地回烟报备、交医保社保、失物招领……各种问题居民都可以直接在群里反映,她看到之后就会马上处理;“我的手机一直是24小时开机。万一有什么事情,大家都可以及时找到我。”同时,重要的通知她也会在群里及时发布。
刘丽霞创建的“居民说事”微信群搭建了一个反映群众诉求的平台,极大方便了网格管理,实现了网格内“微事不出格”。

任何事情做于细,成于实。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刘丽霞发现直接敲门有时会打扰到居民的正常学习生活,她便通过添加居民微信的方式进行沟通。为了不耽误居民休息,刘丽霞选择将需要签字的文件放在居民家门口的鞋柜上,居民签好字后她再挨家挨户上门取回。遇到情绪抵触的居民,她选择用更和善的态度去感化他们。“我辛苦一点不要紧,为了群众做事一切都是值得的。”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中,刘丽霞逐渐敲开居民的“心门”,成为居民盛赞的“管家婆”。
她的工作不仅得到了居民的认可,还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彰。2021年,刘丽霞先后获得山东省“平安之星”、平安烟台建设先进个人、蓬莱十佳网格员的称号。
用信任铸就群众“桥梁”
解决居民急事难事是网格员的职责,也是树立网格员服务群众、擦亮网格员形象的重要举措。在蓬莱海景苑社区第六网格中,75岁以上的老人有30多个。面对辖区内老人网格智能化管理困难的情况,刘丽霞没有气馁。她加大沟通频率,利用走访等机会全面了解并记录辖区内老年人的房号和电话;她还直接加上独居老人的保姆或子女的微信,以便深入及时了解老人的状况。

“刘大姐特别照顾我们海景苑社区的老人,免费帮我们定制了可以挂在脖子上的核酸检测码,让我们这样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做核酸变得更加方便。”海景苑社区第六网格的居民表示。
在实际生活中,刘丽霞倾情为群众解难事、做实事200余起。正是一件件小事,构筑起了她与群众之间信任的桥梁。一次出门遛狗,刘丽霞看到辖区内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独自坐在雨中。她上前询问了解到老人的电动轮椅没电了,爱人也没有接到他的电话,她当即送老人回家。事后,老人及其家人对刘丽霞十分感谢。

“每当网格内的居民对我说辛苦了,我的心里都充满了自豪。”她如是说。“这也是我选择网格员这份工作的原因。我希望能直接帮居民做好事,做实事,不断传递社会正能量。”作为网格建设的一分子,刘丽霞投身于基层网格治理,用信任打通跟群众的距离,做好群众服务的“最后一米”,为社会平安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