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区人民检察院听证室召开通报会

胶东在线4月13日讯(通讯员 孙辰颖) 近日,芝罘区人民检察院听证室召开了一场特别的通报会。主持人田梅副检察长将通报内容娓娓道来,十四名与会人员或奋笔疾书,凝神聚气,力图紧抓关键。
与以往通报会不同的是,与会人员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来自各行各业,看似毫无瓜葛,但他们都有同一个身份——刘某合同诈骗案的被害人。各被害人都是因为刘某的犯罪行为,失去了居住的房产,因害怕自己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在案件侦查阶段即开始通过信访途径不断反映诉求,要求司法机关追回自己的房产。
案件到了审查起诉环节,承办该案的田梅副检察长对被害人的诉求高度重视,她认为被害人损失的不仅是一套房子,对于老人来说是一辈子的积蓄和回忆,对中年人来说是安身立命的家,对年轻人来说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要在办案中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实现看得见的公平正义,让被害人感受到有温度的司法。
压力即是动力,办案人通过一次次核实证据,一次次补充取证,一次次询问讯问,将该案的证据体系做完整做细致做扎实。办案人的付出被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被害人转变了最初对司法机关的抵触和不信任的态度,办案人和被害人之间的隔阂慢慢消失。但被害人无法预知案件结果,内心仍充满了不安和焦虑。
如何回应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增加办案透明度,对于这些核心问题,办案人殚精竭虑,寻求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新闻发布会这一形式给了办案人极大的启发,通过案件通报会,主动向被害人公布该案的进展情况,最大限度地解决信息不对等带来的猜疑,给被害人吃个定心丸,于是就有了这场特别的通报会。
会上,办案人向被害人公布该案的进展情况和下步打算,细致耐心解答被害人关注的焦点问题,使被害人对刑事诉讼程序和案件办理过程有了客观清晰的了解。办案人开诚布公的态度赢得了被害人的信任,被害人脸上的笑容取代了焦虑,言语中充满了对检察机关的信任和感激。他们纷纷表示,案件通报会这种形式增加了办案的透明度,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检察的温度,面对面的交流,让他们这些法律门外汉能够听得清楚、想得明白,打消了不必要的顾虑,无论结果怎么样,他们都相信检察机关会公正地处理。
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体现在每一起具体的案件中。只要心中有群众,从小处入手,从身边着眼,就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实习编辑 邢吕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