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烟台核能科普 >> 核能科普

海阳核电站:中国核能供热的创新之路

文章来源:胶东在线 发布时间:2024-09-05 08:40

  国家电投山东海阳核电站是中国重要的核电项目之一,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该项目是中国核电技术自主化的标志性工程,采用了AP1000三代核电技术。海阳核电站规划建设6台AP1000三代核电机组,每台机组的设计容量为125万千瓦。目前,海阳核电站一期工程的两台机组已经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行,这两台机组是中国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的一部分。海阳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控股,该集团是中国三大核电投资运营商之一,也是领先的核电技术供应商。海阳核电站不仅对提升中国核电技术自主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海阳核电站1号机组在2021年11月向海阳市全面供暖,海阳市成为中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海阳1号核电机组也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核电供热堆。供热工程的计划始于2019年,项目名称为“暖核1号”。

  为了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计划,海阳核电站有计划在未来几年将供热面积从现在覆盖海阳市的450万平方米扩大到周围半径130公里,总覆盖面积达到3000万平方米。山东海阳核电站的核能供热项目是中国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的一项重要进展。该项目通过从核电机组二回路抽取蒸汽作为热源,海阳核电站实现反应堆余热供暖的原理是高压蒸汽经过五级换热之后加热反应堆机房外的居民供热用水。各个换热回路之间互相有物理隔离,可以保证放射性物质的不外泄。据厂内人员实地测量,厂内的环境本底辐射剂量率为 ,经过五级换热之后的供热水的辐射量也为环境本底,没有增加新的放射性。

  这一创新的供热方式,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而且显著降低了环境污染。海阳核电站1号机组取代了传统的十二台燃煤锅炉,每个供暖季节约原煤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有效改善了区域大气和海洋生态环境。

  海阳市的核能供热项目不仅是一个技术上的突破,也是社会经济效益的体现。供暖费用相比燃煤供暖有所下降,从每平方米22元降至21元,为居民节省了费用,同时提供了更为稳定和舒适的供暖体验。此外,该项目还被评为“山东省核能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市”,展示了核能供热的清洁、安全、稳定和高效特点。

  海阳核电站的成功运营和核能供热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清洁的供暖选择,也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核能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海阳核电站将进一步扩大供热能力,预计将拥有2亿平方米的供热能力,为胶东经济圈的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清洁能源保障。这一项目的推进,将有助于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长远目标,同时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作者:牛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