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 烟台葡萄酒网

您当前的位置 :葡萄酒 > 葡萄酒动态 正文

说进口红酒暴利,是无知加无聊
2013-11-23 11:56:43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近日《中国From EMKT.com.cn青年报》有记者撰文,细数进口红酒数宗罪,而后众媒体像打了鸡血一样纷纷转载。笔者以为,这种无知加无聊的文章,还是少说为妙,毕竟利用媒体话语权,误导民众,怎么说都是昧着良心的事情。接下来,我们分析以下几宗罪,看看是不是无知加无聊。

  第一宗罪:“大拉斐”年产量24万瓶,却在中国卖了200万瓶。

  来自拉菲罗斯柴尔德官方网站的资料显示,拉菲的年平均产量在一万五千箱至两万箱之间。如果按照正常惯例,全部为12支装的话,拉菲古堡最高的产量不会超过24万瓶。实际上,这个数字也就是个大概。而后面那句,在中国卖了200万瓶,看着新闻言之凿凿的口气,让笔者真的是茫茫然了,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来自哪个权威统计部门。我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始终无法获取拉菲古堡在中国的销量数据。最后笔者不得不承认,自己上当了,这个纯粹意淫的数据,咱上天入地都是无法找出来的,因为这个数据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纯粹信口开河的胡说八道。只是此言一出,倒是让消费者认为拉菲遍地是假货。我倒不是同情拉菲被人抹了黑。只是觉得媒体说话,要严谨,别风吹舌头滚。

  第二宗罪:到岸平均价15元,市场零售价562元

  这是个玩笑开得很大的数字游戏。我不能说得出这个数据的人是不是脑残,但我可以断定,这人指定没文化,连最基本的市场行情和逻辑关系都没搞明白,就简单的卖弄其小学数学水平来了。这样用一锅煮的办法来得出一个骇人听闻的结论,真不知其动机何为。

  “以750毫升一瓶计算,每瓶平均口岸价约为2.19美元。”也就是说折合人民币约15元。“笔者真的佩服这位先生,真会算数字。但是这种似是而非,愚弄大众的算法实在不敢恭维。海关统计的进口葡萄酒数据是以“升”为单位的,也就是说,不管你以瓶装的方式进口,还是散装的方式进口,都被统一成“升”。实际上,企业进口葡萄酒分为散装和瓶装两种方式,恰恰是这两种方式的不同,让产品成本相差甚远。同样是一千升进口葡萄酒,散装葡萄酒在原产国酒庄因为没有灌装费用,没有小件包装费用,没有酒瓶,酒标等包装物的费用,节省了许多运输重量的费用,在加上原产国的酒庄根本不会把好的酒散装出售,因此进口的大部分散装酒往往都是价格比较低廉的低档次酒,这就直接致使散装酒的成本与瓶装酒的进口成本差距很大。而进口散装葡萄酒的中国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国的葡萄酒酿造企业,他们用进口的散装葡萄酒来弥补产量的不足,以及用与本企业酿造的酒混调来提升产品的口感和质量,他们这些酒,往往都是贴上国产葡萄酒的商标出售了,而内地很多中小型葡萄酒企业并没有品牌优势,所以往往售价不高。中国每年进口的散装葡萄酒量很大,如果无原则的去平均,那些原瓶进口的葡萄酒就稀里糊涂的被降了价。

  进口瓶装葡萄酒的企业,绝大部分是以经销为主的贸易企业。他们的产品成本并不低,海关这些年对廉价进口葡萄酒控制很严,廉价瓶装酒通关难度越来越大,而海关近年采取了议价的制度,在纳税的时候,被海关涨价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且因为葡萄酒来自不同的原产地,新老世界的酒,不同产区的酒,不同年份的酒,不同级别的酒,尤其是法国酒,是进口葡萄酒中的主力军,这些不同的因素导致价格相差甚远,根本没有办法去平均。用平均算法给进口葡萄酒定成本价,纯粹是愚弄大众。

  中国进口葡萄酒的通关费用以及海关税收总计超过50%,而在中国办事,免不了的人情往费,这些都是成本,不是道这位善于平均的先生,有没有一起平均进去。因为海关对廉价葡萄酒采取议价制,往往导致企业实际纳税成本高于产品的实际采购成本,因此,企业采取降低高价格产品的采购成本来避税以弥补廉价产品税收的损失,也并不在少数。种种这些问题,都让进口葡萄酒的成本变化莫测,扑朔迷离。而这些媒体的,社会名流的高人,用简单的小学加减乘除法,就得出了一个让进口企业自己都头疼的成本浮动问题。

  如此这般,以后大家都不用动脑筋了,一律成本15元,零售562元。算完记账,早点回家洗洗睡。

最新专题更多 >

资讯热门文章更多 >

葡萄酒品鉴更多 >

名人与名酒更多 >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