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观潮 >> 原创

从“随手拍”到“秒整改”,听劝的市政让民生更有温度

2025-11-12 09:40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

  据报道,深圳一网友化身“卷尺侠”,行走街头“较真”每一处民生细节。松动的井盖、倾斜的灯杆、暗藏隐患的危墙、设计不合理的斜坡,皆被其精准捕捉并公之于众。而深圳相关部门立即响应、高效整改,让“还得是深圳速度”成为民生领域的暖心赞誉,更勾勒出群众监督与政府治理双向奔赴的动人图景。(10月20日 《羊城晚报》)

  城市治理的成效,不只在高楼大厦与宏大规划中,更藏在平整路面、清晰指引、安全街角等细微处。对老年人,松动井盖可能暗藏摔倒风险;对残障人士,陡峭斜坡会成为出行阻碍;对普通市民,脱落墙皮、误导标语都将拉低生活幸福感。这些看似微小的治理盲区,实则是民生感知的敏感触点。

  面对城市治理微短板,“卷尺侠”不做空泛抱怨,而是化身“民生观察员”,用数据说话、用画面佐证,让隐性问题显性化、抽象诉求具体化。正如网友所言:“他量的不是距离,是政府与群众的心距;揪的不是小毛病,是影响民生的大问题。”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正是这些细微之处的用心,构成了群众对城市的直观感受,也定义了城市治理的温度与精度。

  若说“卷尺侠”的监督是城市治理的“民意探针”,深圳相关部门的快速响应就是治理效能的“试金石”。从视频发布到问题解决,没有推诿扯皮与拖延敷衍,只有闻令而动的执行力、雷厉风行的整改力。这种“秒回式”响应、“闪电式”整改,打破了群众投诉难、问题解决慢的刻板印象,让“深圳速度”有了更深刻内涵——既是经济建设快节奏,更是民生诉求快响应;既是发展效率代名词,更是治理温度具象化。

  深圳速度背后,是治理理念升级与治理能力跃升。城市治理者深知,群众反映的“小事”,正是治理工作的大事。相较于巨资投入的重大项目,修复路面、加固井盖、整改斜坡的成本不高,却能让群众直接感受到治理成效,凝聚城市发展向心力。更可贵的是,深圳的响应未止步于一次性整改,而是同步开展公共设施“拉网式排查”,推动个案整改向系统治理延伸,真正实现解决一个问题、带动一类整改。

  “卷尺侠”的实践,为新时代城市治理提供了宝贵启示:精细化治理离不开群众广泛参与,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全民共治格局。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正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提升,要让治理更精准、更贴心,关键在于打通群众参与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人从城市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监督者、建设者。

  激活群众参与热情,需从三方面发力。一是搭建便捷高效平台,利用短视频平台、政务APP、社区议事群等载体,让群众“找茬”更简单、反馈更高效。二是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对“卷尺侠”这类积极参与公共监督的市民,通过表彰奖励、荣誉授予等方式给予肯定,让“较真”者有回报、有荣誉。三是强化治理部门责任担当,群众监督不能只“被看见”,更要“被解决”。这要求各地治理部门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用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回应期待,让群众的参与感转化为治理的实效感。

  城市的竞争力,不仅在于经济硬实力,更在于治理软实力。期待更多城市从这场“双向奔赴”中汲取经验,鼓励更多市民参与基层治理,让每一处民生痛点都能被及时发现,每一个合理诉求都能被快速回应,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加暖心。(作者:孔德淇)

初审:王紫萱 复审:王大鹏 终审:殷守龙

相关新闻
联系方式
编辑:王编辑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传媒大厦9楼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