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7热线开通又触动“抢票难”神经
为拓展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回应社会公众关切,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提升铁路公共服务水平,国家铁路局于2025年10月16日正式开通运行12327全国铁路监督热线。(10月16日新华网)
与12306热线不同,12327全国铁路监督热线主要受理铁路行业安全、质量、市场秩序等方面的投诉举报、意见建议和政策咨询。面对“开售即候补”“一票难求”这些痛点,12327作为行业监管热线能治理“抢票难”吗?这是公众关注的聚焦点。
12327全国铁路监督热线体现了管理的精细化,但并不直接分配票源或优化购票系统,显然不能直接解决“抢票难”问题。“抢票难”表现为“开售即候补”“一票难求”,这中间不乏“黄牛”捣鬼作祟,但在根本上仍属于运力供需失衡所致。解决这一矛盾,托底之策需要提升运力、科学调整铁路运行,提升服务质量,特别是要避免内外勾结囤票居奇这类现象。当然,也关涉公众出行方式多样化选择和供给。
开通这一平台的好处,是将日常服务与行业监督分离,补上了问题反映渠道不畅的短板,可有效规避铁路运输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弊病。12327作为行业监管热线,更大的价值在于从宏观的视角回应社会关切,对公众反映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汇总分析,为政策调整提供参考。以常理而论,在监管的压力下,服务质量自然会有所提高。
12327热线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意见上达渠道。12327热线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受理-转办-整改-反馈”的完整闭环。这一机制类似于“市长热线”,投诉中心接到投诉请求后,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并转送处理,采取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告知办理结果。对铁路服务部门的监督从被动等待升级为主动接纳,且并非“有去无回”,就形成了“企业服务+行政监督”并行的保障格局。这有利于强化规则执行保障,倒逼铁路服务改进。
监督不仅要接得住,还要办得实,才能真正赢得公众赞许。12327热线的运行效果,不仅取决于监管部门的受理能力,更取决于后续问责机制的完善和相关服务的提升能力。以前,民众对铁路服务、运输安全或市场公平性有意见,反映问题甚感麻烦,对反馈周期也颇具怨言。现在有了专门平台,至少在机制上有所改善。但要看到,热线的开通只是个起点,关键还是在电话拨通之后的效果。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工单流转,避免部门之间“踢皮球”,把该办的事情办出彩,才能真正赢得公众认可。
12327热线作为监督之器,能否真正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高速路”,还要看它背后有多大的调查权和处置权,以及处理流程的透明度有多高。它的生命力,说到底取决于解决问题的效率。(作者:张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