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山东“开门红”:“稳”有强支撑,“进”有新动力
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2346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4月2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2025年一季度经济社会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全省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主要指标好于全国、好于预期,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
工业尤其制造业是大国之“筋骨”,只有建造起“钢筋铁骨”,大国方可巍巍屹立世界之东方。工业经济是山东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占全省比重近三分之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支撑、压舱石、主引擎。从本次发布会数据看,山东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高于近三年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有力保障全省经济大局稳定。
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的创新实践成色如何?含“新”量含“绿”量如何?看,在山东近16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上,“耕海1号”“国鲍1号”“经海005号”等海洋牧场,以数智化引领、绿色化护航、产业化驱动,囤实一座座“蓝色粮仓”。山东核电1、2号机组投入商运以来,累计发出绿电超1200亿千瓦时。“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保障烟台海阳市、威海乳山市两市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大型无人运输机TP1000成功首飞,低空货运迈入“吨级时代”。“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开行,全省消费更加活跃、稳步提升……在“1号”大国重器追“新”逐“绿”的创新实践中,读懂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也读懂了“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的民生温度、幸福厚度与改革成色,更读懂了其背后的“首创精神”。
这“稳稳的步伐”“满满的幸福”持续激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浪潮,不断反哺着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奔赴更深更远的“星辰大海”。更可贵的是,在这“稳稳的步伐”里,也有稳稳的“进”。“进”中有新动力,这个“新”,既有科技创新,也有产业创新、制度创新。
从新闻发布会中看,山东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全面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加强优质项目谋划储备,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投资效益,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了新的动力。从外贸看,深入实施“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外贸突破行动,大力开拓新市场、发展新业态、壮大新产品,货物进出口增长5.9%,比上年全年提高2.4个百分点。 从深化改革创新看,系统部署10大标志性改革、92项年度重点任务,加快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1+4”政策体系,集中做强18条标志性产业链和66条重点产业链,围绕济青都市圈协同联动谋划128个重点项目,“一企一策”制定融资平台和城投公司改革转型方案,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引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氛围浓厚。
这是一个活力满满、人人腾腾的美丽山东。海岱之间,春潮涌动,万物勃发。让我们以更加充沛的精气神接过第一季度的“稳”与“进”,跑好全年“拼”经济的接力赛。当然,我们也要做好“体重管理”,以“全民健身”迎接“全年稳”“全年红”。此时此刻,向世界发出深情邀约:来山东吧,乘着“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到泰山之巅,到黄河入海处,一起追“最美日出”,一起过“春夏秋冬”,把青春与梦想稳稳地种入生机勃勃的齐鲁大地,收获一个红红火火的美满人生。(作者: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