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为幕 和烟台共谱一首春日恋歌
烟台人是懂得如何将自然馈赠谱成复调乐章的:当龙湖樱花节将“樱海如云”的浪漫场景转化为消费场景,当莱阳梨花节把“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的盛景化作文旅IP,这座城市始终在寻找生态禀赋与人文价值的心跳共鸣点。从养马岛音乐节上荧光棒与海浪同频跃动,到国际海岸生活节串联起夜宴、夜购、夜览的璀璨星河,烟台正以“商旅文体健”融合的立体场景,让游客的脚步在潮汐声中驻足。
四季转场中的长情叙事
若说春日是樱花的恋曲,那么烟台文旅则是四季皆动人的乐章。春观潮、夏避暑、秋品鲜、冬看雪的“时令美学”,在全年超万场活动中凝练成城市发展的韵律。当苹果艺术节让金秋果园飘起文化气息,当蓬莱阁初雪映照古典楼阁的银装素裹,烟台在“月月有主题、季季都精彩”的文旅剧场里,让山河湖海皆成为永不谢幕的主角。正如网友所说:“左手是花海的静谧,右手是音乐节的狂欢,这是独属于烟台的浪漫双面绣。”
用慢功夫雕刻永恒印记
面对流量的潮起潮落,烟台选择用“慢功夫”雕刻永恒的文旅印记。在黄渤海迷笛音乐节上开发文创市集,用樱桃艺术节滋养非遗研学,当养马岛网红打卡地褪去滤镜,露出礁石上牡蛎壳的斑驳,反而让摄影爱好者架起三脚架等待第一缕晨光,这座城市懂得:真正动人的不是转瞬的惊艳,而是营造让人想“留下来生活”的生态磁场,让每个慕名而来的期待都收获超越期待的感动,让每个“到此一游”都发酵成“择日再游”的温柔伏笔。
站在北纬37°的海岸线上,烟台的文旅实践始终带着“空气感”,自然绵长。当“最美日出之城”的晨光与“音乐海岛”的春日恋曲交相辉映,“烟台模式”有力证明了真正的城市IP不是浮光掠影的标签,而是让每个过客都成为“归人”的心灵共鸣,才能见证城市与游客的双向奔赴。晨光再次染红胶东湾的潮汐,这座城市正在用“看得见”的风景和“看不见”的人文服务,在山海之间谱写出独属于烟台的交响,于春风中永不散场。(作者:张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