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果第一枝,“中国福”的福山表达
樱桃红了。
“万颗真珠轻触破,一团甘露软含消”“老尽莺雏无一语,飞来衔得樱桃去”“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樱桃,《诗经》中叫它荆樱,《礼记》中叫它含桃,《说文解字》中考证“莺桃,莺鸟所含食,故又名‘含桃’”。
樱桃樱桃,黄莺爱食之“莺桃”。且听,“自在娇莺恰恰啼”弦上黄莺语”“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又名黄莺、仓庚)……樱桃似乎天然的与音乐、诗歌浑然一体,让人不禁生出绝美一问:
是黄莺吃了樱桃才唱出了清脆婉转、富有音韵的歌声,还是清脆婉转、富有音韵的歌声化作了晶莹剔透、肉厚汁多的樱桃?
人间最美六月天,正是樱桃甜美时。6月3日,首届福山河畔音乐节暨第十七届烟台大樱桃节在福山区栖鹭洲拉开帷幕,鲜美烟台格外甜;6月4日,第五届“中国福”城市文化交流暨《福山村落文化》首发活动在福山区举行,“福山福地福人聚,高朋满座福临门”。
中国福文化生生不息,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已经全面渗透于群众生产、生活、思想等方方面面,在新时代也彰显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热切向往。推动“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福”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做深做透,在一定程度上,春果第一枝,是“中国福”的福山表达,大樱桃节和音乐节是福山区“福”文化的一种创新载体。
且看,神奇的北纬37度线,遇见仙气飘渺的1071公里海岸线,于青山绿水间,孕育出了有着北方“春果第一枝”美誉的烟台大樱桃。自2007年以来,福山区已经连续举办了17届大樱桃节,成功打造了“中国大樱桃之乡”的城市名片。
且看,“春果第一枝”,点亮“中国红”,传播“中国福”,奏响乡村振兴铿锵奋进曲。目前,福山区大樱桃种植面积11万亩,年产量8万吨,产值10亿元,是烟台大樱桃的核心产区,大樱桃产业已发展为全区特色主导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中国人民向往风调雨顺、河清海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太平景象,赞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幸福场景,创造“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宫”遨游“、“北斗”指路的新时代“浪漫故事”……拥抱幸福生活、奔赴星辰大海,或许这就是一个14亿中国人民正以如椽巨笔抒写的中国式现代化之“福”吧。
(作者: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