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最不能缺的一堂亲子课!
近日,江苏宿迁一位医生通过强制报告,揪出一名性侵6岁女童的罪犯,性侵者刘某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剥夺政治权利四年。
当我们为医生的责任心点赞,当我们呼吁强制报告更广泛的推广应用,我们更应该深思一下,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家长缺失了什么?
在这个报道中,有两个细节应该被重视。第一,这个性侵线索是医生接诊发现的,也就是说,孩子虽然有异常,家长也立刻送医,但家长没有意识到或者根本没往性侵方面想,这里不是否定家长对孩子的爱,而是想说家长在孩子性保护方面的薄弱意识,可见一斑。第二个细节是性侵者是隐藏在女童身边的人。
为什么要重视这两个细节,因为这就是儿童性侵案件一直以来频出的很大原因。父母缺少性保护意识,自然就不会有意去教导,导致孩子懵懵懂懂,即便受了侵犯,根本不知道如何表述,再碰上大大咧咧的家长,很多时候伤害就这样一直存在。
另一方面很多家长不重视性教育,或者觉得在孩子面前讲性不好意思。有句话送给这样的家长:你嫌性教育早,坏人却不会嫌你的孩子年龄小。报道中的孩子只有6岁,这是案发时年龄,现在并无法确定孩子具体被性侵的时间。所以家长们收起你的不好意思或是漫不经心。好好看看下面这些数据:有资料显示,中国儿童遭到性侵害发生率约为10%,而且超过70%的儿童性侵害的施害者是受害者认识或熟悉的人。
坏人的招数层出不穷,我们无法想象全部的预防措施,时时守护在孩子身边,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孩子尽早树立起安全意识。
你花钱陪孩子学英语、学作文为成绩,你花时间陪孩子全脑开发、思维锻炼为发展,可是却对能给孩子以保护的性教育视而不见。
可知小时候旷掉或者缺失的性教育课,也许孩子需要在成长中,用血泪和惨痛来重新学习,更可怕的是,这种伤痛甚至会成为他(她)内心永远的黑暗。父母对孩子的爱毋需质疑,可有的家长总是觉得性教育小题大做,那真的建议去搜索查看一下。据“女童保护”统计,2019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害儿童(18岁以下)案例301起,受害人数807人。请不要将孩子的一生寄念于侥幸。
还有不少家长是不知道怎么教也不好意思教,这也算人之常情。其实是很多家长把这事想复杂了。绘本、儿歌、游戏、短视频……只要您肯花这一份心,网上的攻略应有尽有。您觉得难以启齿的内容,人家专家们早就准备各类适合孩子学习的载体。家长需要做的不过是找到,并与孩子一块观看学习,告诉孩子发生哪些情况需要告诉妈妈爸爸。
在孩子的教育中,家长永远是无可替代的第一人,强制报告再好,它只能是孩子外在防护伞,而内在最直接防护伞一定来自于父母。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性教育,只要上了这堂亲子课,孩子不仅了解了知识,学习了自我保护的能力,他(她)更有了父母做底气。
即便孩子真碰到这样的事,她知道如何应对,可以快速逃脱,未必会受到伤害。她有了底气,可以放心地告诉父母,让恶从一开始就被斩断。这真的很重要,因为据“女童保护”统计,2019年的301起案例中,施害者对同一受害者多次实施性侵害的有47起,占比15.61%。在没有外界力量阻止的情况下,施害者往往多次作案,不会自动终止,持续作案往往达到2~3年,2019年曝光案例中,持续作案最长的时间长达22年。
22年,一个令人窒息与绝望的数字。
今年两会代表吴碧霞委员建议:尽快研究出台权威性的面向家长的儿童防性侵教案、课程,并建议将防性侵教育列入中小学必修课。
而上文提到的强制报告,是指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行使公权力的各类组织及法律规定的公职人员,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各类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报告。
孩子是未来,是家庭的,是社会的,更是国家的,关于青少年的健康,整个社会一直都在努力着。作为家长,更请不要缺失“性教育”这堂至关重要的亲子课。
文中数字来源:
王进鑫、刘旭:6~9岁儿童性侵害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
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女童保护”2019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R].
作者: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