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美“三心”与二十大同频共振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千百年来,青年的力量、青春的涌动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激浊扬清、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以“少年强,则国强”勉励青年勇挑重担、勇斗风险、勇克难关。当代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华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应肩负使命,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中国。
坚定“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积雪囊萤、奋发进取。每个时代的风貌,总是在青年人身上得到生动的体现,当代青年被寄予厚望,传承着华夏儿女骨子里的志气、骨气、底气,当以昂首挺身之姿,阔步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的目标。民族之兴旺、国家之富强,离不开自信的精神品质,今日之中国之所以能够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离不开今日青年之自信自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以“怀抱梦想”“敢想敢为”寄语当代青年,就是要青年人挺起“硬脊梁”、练就“铁肩膀”,以自信之态,折射出伟大时代的精神风采。
永葆“攻坚克难勇担当”的决心,砥砺奋进、迎难而上。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中华民族的近代史坐标,是从风雨飘摇、饱受欺凌和被动挨打为起点的,于是,无数青年人为之奔走、呐喊,为国家之独立、民族之富强探索变革之法,纵使身处逆境、纵使付以鲜血和生命,为斗争、为真理、为信仰,无数人在可以预见的狂风暴雨和惊涛骇浪中整装出发、从容就义。砥砺奋进是中华儿女骨子里的传承,今天的青年手捧历史,在回味那段峥嵘岁月的同时也不忘紧握奋进之舵,在新的航程中继续劈波斩浪。
锤炼“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公心,倾囊付出、无私奉献。敬业奉献是一部久唱不衰之歌,无论是扎根泥土乡村、兢兢业业的黄文秀,还是伏案在公、夙兴夜寐的廖俊波,都在“奉献史册”里书写下拼搏进取的生动注脚。有理想、敢担当、肯吃苦是新时代好青年的青春风貌,绘制敬业奉献的底色,在新征程的大道上永葆矢志不渝的为民初心,汇聚日复一日的坚守和汗水,托起群众更加美好的未来,在奉献中圆梦、在奉献中奋进、在奉献中担当,在一路拼搏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重任在肩,请务必“脚踏实地”,广大青年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始终抓住成长“黄金期”,在增担加压中永保向上姿态,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同频共振”。
作者:孟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