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评论 > 思想理论

移风易俗需“久久为功”

2018-03-14 09:02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 分享到:

  当前,在广大农村地区,除了“活人墓”之外,名目繁多的份子钱、水涨船高的天价彩礼、盲目攀比的婚宴排场、绵延数公里的送葬队伍等诸多陈规陋习早已让村民叫苦不迭,却又颇感无奈。推进移风易俗自然成为了村民最为期待的革除陋习的重要方式。(2018-03-12,人民网强国论坛)

  “上行谓之风,下习谓之俗”,“风俗”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诸如婚丧嫁娶、节庆祭祀等,说起来都已有上千年历史,它既是自然形成、由来久矣,也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但随着社会、政治、文化的突变,婚丧嫁娶、节庆祭祀等风俗的仪式感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不仅给群众带来喘不过气的压力,而且还是加快乡风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的“绊脚石”。

  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关于移风易俗树新风的改革消息,屡见报道,热议不断。提倡合理消费、反对奢侈消费、倡导正确的人情往来观的改革创新,已在许多地方或源自民众自觉意识的自发行动,或源自各级政府的倡议号召,乡风习俗大为改观,务实从简的新风尚逐渐形成。成绩固然可喜,但是越在这个时候,越得明白一点:移风易俗,没那么容易。诚如俗语所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移风易俗的核心是人,改变一个人既行已久的思想、行为、习惯,是一场思想交锋、头脑革命、文化变革,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是一蹴而就之事。

  古语有云:“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美教化,移风俗”“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等等,这些文字都体现了历朝历代统治者、忧国忧民之士对民风民俗引导的重视。党员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中,必须发挥好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头严格遵守禁止大操大办红白事等村规民约,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为群众做好表率;带头倡导文明新风,自觉做到大事小办、繁事简办、小事不办,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标杆;同时,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和引导同事下属、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以及身边周围的群众自觉抵制和革除各种陈规陋习。唯如此,方能有力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迎来乡村文明新风尚,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总之,扭转不良习俗、改变陈规陋俗是场“持久战”,不是一件“速干速成”的事情,不是一项短期内“成效显著”的工作。无论是让“硬”约束“刚性十足”,还是以“软”引导“春风化人”,都需要常抓不懈,以久久为功换得广大民众践行,进而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云君)

  【声明:本文为投稿网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胶东在线立场,仅供参考。】

初审:李里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新华每日电讯 |求是理论网 |人民网观点 |桂声时评 |齐网拉呱 |红辣椒评论 |凤凰评论 |观点中国 |今视网评 |东湖评论 |胡辣汤评论 |时评界 |西岸时评 |慷慨歌时评 |金虎时评 |长白时评 |华声评论 |南海时评 |东方评论 |齐鲁时评 |云南网评论 |金羊时评 |渤海潮评论 |闽南时评
联系方式
编辑:王编辑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传媒大厦9楼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