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评论 > 微评

莫让“奇葩证明”伤了群众的心

2017-10-20 11:02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 分享到:

  切断审批机关和中介利益链,山东大力压减“奇葩证明”(大众网10月16日)

  提起奇葩证明,几乎成了全民之难和全民之怨,凡是有点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人,几乎难免受其折磨。曾有人开玩笑地说,“我们不是在开证明,就是走在开证明的路上。

  应该承认,提供有效的证明作为办事依据,本无可厚非。但诸如办理事宜要证明“我孙女是我孙女”、外出旅游要证明“我妈是我妈”、买房要开具“未婚证明”、想生娃要开具“异地准生证”、领取养老金需要开具“未死证明”、让一岁小孩开“无犯罪证明”等等这类奇葩证明背后体现的是公共服务中的刻板与冷漠,带来的不仅是尴尬与无奈,更伤了群众的心。

  一纸证明的问题好解决,但要是缺少为民之心,为了显示自己“官大一级”,为了避免自己“担责”,就全然不管百姓跑了多少路、磨了多少嘴皮、花了多少冤枉钱、伤了多少次心,让“奇葩证明”成为民众不可承受之痛,那就是个严重的问题了。

  无敬民之心,则无便民之行。毋庸置疑,各种“奇葩证明”的背后,是慵政懒政的“作风病”作祟,是不严不实的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为了一纸小小的证明,群众犹如要去西天取经一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磨破嘴、跑断腿”。不少基层干部还牛气冲天,将为民服务当做“走过场”,群众来办事,应一声、看一眼、翻一下,该办的事不给办,该盖的章不给盖,就将群众打发走了。办事群众稍有追问,便抛出“规定就是这样的”“这个证明我们无法开”这类冷冰冰的语言,堵得办事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正是由于公共服务中的过于冷漠,导致“奇葩证明”一而再、再而三地伤了群众的心。

  一纸小小的证明,折射的是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只有让数据多跑路、让服务意识多跑路、让担当精神多跑路,才能让百姓少跑腿、少受气。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在照章办事的前提下,工作人员要端正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保持一颗红心、坚定一颗初心,满怀为民服务的理念,想尽一切办法为群众排忧解难,莫让“奇葩证明”伤了群众的心。(作者:任禹文)

  【声明:本文为投稿网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胶东在线立场,仅供参考。】

初审:张媛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新华每日电讯 |求是理论网 |人民网观点 |桂声时评 |齐网拉呱 |红辣椒评论 |凤凰评论 |观点中国 |今视网评 |东湖评论 |胡辣汤评论 |时评界 |西岸时评 |慷慨歌时评 |金虎时评 |长白时评 |华声评论 |南海时评 |东方评论 |齐鲁时评 |云南网评论 |金羊时评 |渤海潮评论 |闽南时评
联系方式
编辑:王编辑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传媒大厦9楼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