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评论 > 社会民生

渗坑事件再敲警钟 事前预防亟待完善

2017-05-02 15:10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 分享到:

  环北京超大污水渗坑事件继续发酵,媒体调查不断深入。据4月26日《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倒酸却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成了许多人的“生意”,只要给钱,“谁都可以领着来倒”。而大城县人民政府选定的对渗坑进行治理的公司又因为管理不善、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治理不当,更让人难以容忍的是,在雄县,有两条不成文的规矩。一是企业建成开工后,环保局会直接找过来,问你要不要办环境许可证,只要出90万就可以办理成功,这些钱环保局、工商、发改委几个部门分。如果不办环评,政府就会经常来查,要不停地送礼给钱。某电镀厂办理了一个环境许可证,每年过年的时候还要给各个部门相关人员送礼,累计5万元。“这样一来,一旦有政府部门过来检查,环保局就会提前通知,我们就会停电锁门,村里有许可证的有四家。”

  当地有关部门一直在强调渗坑治理的难度,其实堵住这些漏洞并不难。安排专人在渗坑周围巡视,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就不会“谁都可以领着来倒”;政府对参与渗坑治理的公司进行公开广泛招标,严格审核资质,就不会出现管理不善、经验不足等问题;如果环保部门不是“监守自盗”,而是清正廉洁严格按制度办事,多级检查就不会被忽悠。在这里,所谓环保体系,被一个个漏洞造成了一面“筛子”,可以说,很多废水污水就是从这面“筛子”里流进渗坑的。

  由此看来,目前的渗坑事故治理的同时,还要继续进行责任治理,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责任失守者。

  同时,从环保防控的体系来看,渗坑事件暴露了防控体系的失守。事前预防基本形同虚设,事中监管漏洞百出,事后总结问责也仍然不到位,可以说是全面失守。

  这再一次提醒各地政府,环保问题必须综合治理,必须通过各部门制衡治理。事前预防亟待完善。

  比如,就渗坑的废酸来说,只要废酸不能变废为宝,企业就必然想方设法绕过政府监管偷偷排放。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调研,2015年,我国废酸中无机废硫酸约占35%,有机废硫酸约占65%,含量40%以上废硫酸占废硫酸总量的46%左右,每年废硫酸产生量超过1亿吨。这么多废酸有多少没有回收利用?被污染的,肯定不仅仅是环北京超大污水渗坑。对这些废酸,堵是堵不住的。

  因此,环保治理,还要高度重视企业的技术进步。对那些设备落后,污染严重,又一时难以有效治理的企业,必须关停并转。对愿意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技术创新避免污染的企业,政府要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要看到,在国家铁腕治理环境的同时,发展循环经济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废硫酸、废盐酸等工业废酸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避免环境污染,替代原生资源的开采,减少原生资源使用,而且能够催生出新的节能环保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才是最好的环保事前预防。(作者:丁慎毅)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胶东在线立场,仅供参考。】

初审:张媛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新华每日电讯 |求是理论网 |人民网观点 |桂声时评 |齐网拉呱 |红辣椒评论 |凤凰评论 |观点中国 |今视网评 |东湖评论 |胡辣汤评论 |时评界 |西岸时评 |慷慨歌时评 |金虎时评 |长白时评 |华声评论 |南海时评 |东方评论 |齐鲁时评 |云南网评论 |金羊时评 |渤海潮评论 |闽南时评
联系方式
编辑:王编辑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传媒大厦9楼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