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评论 > 观点

中小学教师评“教授” 打动人的是职称公平

2016-12-08 14:00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 分享到:

  26名宁波中小学教师到省里评“教授”!宁波教科网日前公示了一份重要的教师名单,公示上说,经过宁波市高级教师职称(职务)评审委员会审定通过,袁湛江等26位教师将推荐到省参评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12月6日中国宁波网)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这则评“教授”新闻,相信温暖的不只是宁波26位参评老师,还包括我们每一位对职称评聘改革充满期待的职场人。

  因为这虽是一次改变,但却让我们感受到了职称评聘的更趋公平。众所周知, “教授”几乎属于大学老师的“专利”,对于中小学老师而言,只有靠边站的份儿。问题是同为老师,同样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幼儿老师就应该有幼儿老师的“教授”,中小学老师就应该有中小学老师的“教授”,为什么只有大学老师才能成为“教授”?说到底,因为制度设计的不完善影响着职称评聘的公平,继而导致职称评聘上的“饥饱不均”。

  其实,职称评聘不公的问题存在多个职业领域。如笔者所在的新闻领域,别看某某记者某某编辑获了这样那样的大奖,采写编辑了不少拿得出手的好稿件好版面,但仅仅因为身份上的“招聘”性质,就注定无缘“副高”,至于“正高”更是想都不敢想。既然都是记者,凭什么在编人员可以问鼎“高级记者”,而招聘人员却不能?好多优秀的人,一说职称却脸红,换句话说,优秀的人才却被阻挡在职称评聘的门外,这难道不是职称评聘的悲哀?

  中小学教师评“教授”,之所以说其“暖”,至少暖在制度设计上,兼顾“更大多数人”了,在宁波的这次推荐名单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有6人是小学语文、学前教育教师,这也意味着“教授”成为更多人的“菜”;暖在相关方面对于职称改革的不含糊,要知道,任何改革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足够的决心和耐心,没有前期细致扎实的工作,都可能导致改革的一缓再缓,而浙江针对中小学老师的职称改革于去年才刚刚推出,按改革时间表计划经过2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常态化评审,新制度完全入轨,如今时间上实现大提前,足以显现出相关方面对改革的坚强决心和有力捍卫。

  还暖在,让更多人看到职称评聘更加公平的曙光。“鼓励专业人才不断学习进步为社会多做贡献”这是国家评定职称的根本初衷,不是限制而是尽可能地放开,让更多的优秀专业人员站到职称的高点上,这是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释放出的一个强烈信号。透过这样的信号,可以感知职称改革的方向就是守护公平拥抱公平,而职称公平关乎劳动者的职业成就感归属感,甚至幸福感,这份公平是一种重要的公平,对职场人来说谁都充满渴求。

  “小学老师包括幼儿园老师都能评正高,这项改革打破了20多年来中小学教师评职称的天花板。”宁波城区一名老师评价说。相信,只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进改革,彻底打破各种不必要的条条框框,好多职业领域的“天花板”有望被打破,届时职称公平将温暖更多人群,并激发更大进取向上的力量。(作者:李强)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胶东在线立场,仅供参考。】

初审:张媛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新华每日电讯 |求是理论网 |人民网观点 |桂声时评 |齐网拉呱 |红辣椒评论 |凤凰评论 |观点中国 |今视网评 |东湖评论 |胡辣汤评论 |时评界 |西岸时评 |慷慨歌时评 |金虎时评 |长白时评 |华声评论 |南海时评 |东方评论 |齐鲁时评 |云南网评论 |金羊时评 |渤海潮评论 |闽南时评
联系方式
编辑:王编辑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传媒大厦9楼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