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评论 > 热点聚焦

日本“辐射海鲜”危害不容小觑

2016-08-29 16:06 来源:大众网
字号: 分享到:

  海鲜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深受广大民众的青睐,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食用进口海鲜的频率也大大增加。然而,近日沸沸扬扬的日本海鲜走私大案,让国内民众大跌眼镜,深感不安。

  据8月22日媒体披露,近日,青岛海关查获一起海鲜走私大案,走私团伙以境外采购的方式将来自日本的海产品运至越南后,再将大宗货物化整为零,以免税的边民互市贸易方式大量走私入境,近两年来共走私帝王蟹等高档海鲜5000余吨,案值高达2.3亿元。

  如此涉案金额,无不让人震惊。那么,未经合法途径,合法程序,舍近求远通过走私进入我国的帝王蟹等5000余吨高档海鲜,其质量如何?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对人体又有哪些危害?想必这是广大民众关注此案的重中之重。我们不妨做一简要分析。

  首先,从流通方式来看,涉案2.3亿元的5000余吨高档海鲜系通过非法途径走私进入我国境内的,也就是说,未经我国海关,自然也就没有走海关所必须的任何检验检疫程序。且通过越南,舍近求远不说,还将大宗货物化整为零,以免税的边民互市贸易方式蒙混过关,走私入境,逃避海关的检验检疫。这本身就说明其走私的货物海鲜本身就存在不小的问题。因为依照海关相关规定,报检时要提供日本政府出具的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的证明与原产地证明;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对进口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进行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口。

  其次,从源头看,5000余吨高档海鲜的原产地是岛国日本。而众所周知的是,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位于福岛的核电站发生爆炸,引发核泄漏。几乎所有国家都禁止进口产自该地区的海鲜,甚至连当地民众都不食用这些海鲜。由此可见,日本以福岛为主要的海鲜产地遭遇辐射已是不争的事实。

  换言之,也就是说,通过走私非法途径进入我国的5000余吨高档海鲜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风险隐患。特别是在早已流向广大民众的餐桌之后,对于人民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影响,已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需要各界高度重视。

  相关资料显示:福岛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元素铯,其半衰期长达30.17年,且随着食物链富集,会在人体潜伏很久。截至目前,福岛核泄露事件才仅仅过去了短短的五年时间,对于放射性元素来说,生物富集作用比单纯的吸附作用问题大得多,其对人体的危害是长期而深远的,轻者使人恶心呕吐,重则会使人体细胞发生癌变。

  早在1987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后,研究人员研究核电站冷却池中的梭吻鲈发现,人们吃下1公斤梭吻鲈,放射性元素铯若不能被及时排除,相当于每天都在做X光胸透。

  因此,2011年日本发生核泄漏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就紧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从日本进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的公告》,禁止从福岛等12个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即使是进口日本其他地区食品、饲料,也面临双重关卡,其出发点就是为确保我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及其身体健康。

  在日本国内,自2011年后,关于放射性元素铯辐射的问题也是时有发生,有关方面噤若寒蝉。在2011年的12月6日,日本食品巨头明治公司生产销售的“明治STEP”(每罐850克)奶粉中检测出最高每千克30.8贝克勒尔的放射性核素铯,而被召回40万罐。依照日本政府规定的奶粉暂定标准上限是每千克200贝克勒尔,明治奶粉检测结果则并未超标,在此情况下仍被召回,其实质就是为以防万一。据悉,用于制成原料奶粉的牛奶是在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前生产的。

  那么,面对日本5000余吨走私“辐射”海鲜,这个庞大的走私数据以及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巨大威胁之隐忧,我们不得不慎。特别是在主犯已经落网的情况下,有必要顺藤摸瓜,进一步查明5000余吨海鲜的产地明细及流向,已确定其是否含辐射物质,且根据调查情况采取必要措施,填补监管漏洞,为我国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让人民吃得放心,吃出健康。(作者:冯文亮)

初审:张媛 复审:王大鹏 终审:孙玲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新华每日电讯 |求是理论网 |人民网观点 |桂声时评 |齐网拉呱 |红辣椒评论 |凤凰评论 |观点中国 |今视网评 |东湖评论 |胡辣汤评论 |时评界 |西岸时评 |慷慨歌时评 |金虎时评 |长白时评 |华声评论 |南海时评 |东方评论 |齐鲁时评 |云南网评论 |金羊时评 |渤海潮评论 |闽南时评
联系方式
编辑:王编辑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传媒大厦9楼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